-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14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60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zebron 於 2018-11-17 03:36 編輯
粉嬌紫艷野牡丹
野牡丹,學名 Melastoma candidum,英文名 Asian Melastome,別名金石榴、山石榴、金榭榴、埔筆仔、九螺仔花。
野牡丹為野牡丹科(Melastomaceae)野牡丹屬的多年生灌木,原產台灣,中國南部、菲律賓等地,花朵為粉紅色(如上圖),在台灣低海拔山區常可見她們美麗的身影。
近年來有許多由國外引進原產於巴西 Tibouchina 屬的野牡丹品種,英名為 Princess Flower、Glory Bush,花色屬於艷紫色的(如下圖),生長勢強,花期又比台灣原產的野牡丹長,已被大量栽植於庭院、公園等地。
野牡丹屬於常綠灌木,株高約 50-120 公分,分枝略呈方形,全株被有淡褐色倒伏狀之剛毛;葉對生,橢圓形至圓卵形,全緣,葉脈 3-7 條;聚繖花序頂生或近於頂生,花紫紅色,花萼筒壺狀,密被毛茸,花瓣 5 片,每片 2-3 公分長,雄蕊 10 枚,雄蕊 5 長 5 短,花期 5-7 月。果實開裂,多少帶有漿質,包裹在壺形的宿存萼中;種子多數,甚小,果期 10-12 月。
野牡丹的栽培與管理
野牡丹其實和牡丹關係甚遠,牡丹是屬於毛茛科的植物,由於野牡丹是野生花卉中花型較大且較搶眼的植物,花朵豔麗就好像牡丹花一樣而稱之。
生長條件性喜溫暖至高溫,栽培處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一般採用播種或扦插法繁殖,春、秋兩季為適期。
野牡丹對於土壤的要求並不高,但以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或腐葉土生育最佳。水分管理的重點為保持土壤略濕潤,但澆水不宜太過頻繁,否則葉片容易產生水浸狀而軟化。
野牡丹肥料的施用,可於換盆時,將介質混合含高磷長效性的肥料-魔肥做為基肥;後期追肥管理,則以速效性肥料花寶二號補充。通常在台灣栽培野牡丹極少有病害發生,最常見的蟲害為蝸牛及蛞蝓。
台灣市面上可見的野牡丹科植物,絕大部分都是花朵較顯眼的,常被用來做觀賞用途。野牡丹花朵色澤鮮麗脫俗,觀賞期可長達半年,建議放置於光照充足處,花苞才能陸續綻放,花謝時可移至室外窗台或陽台種植,也可當作景觀植物栽種於庭院,因此觀賞價值極高。
野牡丹美麗的花語[/align]
野牡丹花語:自然。
野牡丹是牡丹科的一種植物,本來是產在巴西的,因為野牡丹在很多野花裡面,是最特別和好看的,甚至和牡丹有的一比,所以才會得到這個稱呼的。它的花語是:自然。這個花語聽起來是不是很特別,想著它那麼的艷麗,含義卻是自然。其實真的跟它是很配的,它是一種野花,所以生長起來沒有經過刻意的養護,每一朵花都是任意的開的。所以沒有經過精心呵護的花朵是最自然的。
野牡丹花朵
野牡丹的美麗傳說
在很久的之前有這一個很不錯的故事,就是在清朝嘉慶的時候,有一個美麗的女子,她平時特別的喜歡穿紫色的衣服,長得也是非常的好看,所以也受到了漢人青年王子的喜歡。那時候漢人與之前住在下面的平民雖然有商業行為,但是卻是從來不相來的,所以它們想要結婚是完全不可能被族人們同意的,於是就在一個夏天的中午,他們決定要離開這裡,然后就約在一顆比較老的樟樹下面等待,沒想到中午過后來了一場雷雨,一個大雷就把那棵樟樹給震成了兩半,那個藏在樹下面的美佳也遭受到了雷擊,全身都被燒成了黑炭。
等到王來到的時候就隻看到了剩下灰燼中的幾片紫色的衣服,被混在了很多的雜草裡面。沒過多長時間,這些植物就開始重新發芽了,並且還開出很多美麗的紫花,這個就是野牡丹,所以很多的人們都完全把它當成了她愛的化身。所以這是一個非常美麗而且又淒涼的愛情傳說。雖然隻是傳說,卻也很特別。
巴西野牡丹
簡介:
野牡丹科美洲野牡丹屬的常綠灌木或常綠小喬木,原產巴西。全株有毛。株高1~2m,嫩枝四方形有稜,老枝樹皮常脫落。對生卵圓形葉片,5或3出脈。葉面有細絨毛,葉被有疏毛。葉長10~15㎝、葉寬5~8㎝。圓錐花序自莖端或近莖端葉腋伸出,花苞時有桃紅色苞片包覆,卵圓形花瓣5枚,花瓣間重疊,花徑約8㎝,花色深紫或藍紫色,花蕊紫色。每朵花只開一天,花瓣早凋,常剩花蕊在子房上。開花期全年。
栽培:
喜好全日照或半日照環境。不耐旱,觀察葉片略有萎軟現象時必須立即澆水,否則花苞容易乾枯、老葉黃化脫落、新枝發育不良,嚴重時植株枯死。介質使用壤土並混入有機質,取保水與肥沃的優點,以促進生長、避免夏季容易發生失水現象。株型瘦高,必須進行修剪才能使植株低矮茂盛。修剪適期在盛花過後,修剪幅度可達植株高度1/2或1/3。繁殖採用扦插法,於春秋兩季進行。
應用:
適合種植於庭園光線充足且避風處,多株叢植觀賞效果較佳。盆栽需使用1尺以上的盆缽種植,生長及開花表現會比較好。
巴西野牡丹,學名 Tibouchina semidecondra,英文名 Purple Glory Tree。野牡丹科,常綠小灌木,原產巴西。株高可達 1 公尺,枝條紅褐色。葉對生,長橢圓至披針形,葉面具細茸毛,全緣,3 出脈。春末至秋季開花,花冠濃紫藍色,5 瓣,中心雄蕊白色。
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花形酷似蒂牡花(Tibouchina urvilleana),但巴西野牡丹枝條紅褐色,與蒂牡花的綠色枝條有別。巴西野牡丹中心雄蕊白色,與蒂牡花帶點紫色的雄蕊也有明顯差異。
繁殖可用播種或扦插法,春、秋季為適期。栽培土質以腐葉土或砂質壤土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花期長,施肥每月一次。花期過後修剪整枝,植株老化需強剪。性喜溫暖至高溫。
巴西野牡丹為多年生常綠灌木,株高約30~100公分。根系為直根系,枝條紅褐色,莖、葉柄密被緊貼的鱗片狀糙伏毛。葉對生,長橢圓至披針形,葉面具細茸毛,全緣,3出脈。花冠濃紫色,5瓣,中心雄蕊為白色且上曲;花期長,除冬季以外,全年均可開花,但多集中在夏季。果實為蒴果壇狀球形,與宿存萼貼生,長1~1.5 cm,直徑8~12 mm,
密被鱗片狀糙伏毛。
巴西野牡丹在山邊或郊區的高濕度環境會長得不錯,市區種植要多關心注意些。台灣夏季烈陽曝曬下,一忽略澆水很容易會掛點。建議種建築北側或東側陽光不這麼烈的位置會生長得更好,南邊或西晒處澆水得澆得非常勤,花才容易開。不小心植株乾掉的話,趕緊剪掉已凋萎的枝葉或許還有救。枝端的花序凋謝後立即剪除,可以促進腋芽生長開花,如此能讓觀賞期延續。
|
-
總評分: 威望 + 4
SOGO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