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4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學佛群疑-聖嚴法師-13 在家學佛如何課誦?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2-4 05:46:17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在家學佛如何課誦?
課誦的原則,以定時做定課為主。內容應該包括供養、禮拜、禪坐、
持名、讀誦、發願、回向等。所謂供養,是在佛前擺設香、花、燈、果、淨
水和食物。如果條件許可,應當每日換新,保持鮮度;否則亦不當有腐爛、
污染、凋謝等的現象發生,以維持佛前的整齊、清潔和莊嚴為原則。所謂定
時做定課,是指在每天的同樣時段,做同樣的功課。最好是選擇頭腦清楚、
身心舒暢的時段做課誦。通常是以清晨起床,盥洗之後,早餐之前;或晚餐
之後,休息一段時間,就寢之前,為最好的兩個時段。兩個時段加起來,每
天至少需要一至兩小時;但也不需要超過四小時,否則課誦時間太多,會影
響平常的家庭生活及工作。如果情況特殊,也可以選定上午或下午的任何一
個時段,來做定時的課誦。課誦叫做恒課,又叫日課,就是每天必須有的修
持活動,不能間斷。它的作用相同於每晨起床後要漱口、洗臉、飲食、灑掃
庭院、大小便利一樣,是保持身心平衡,也是修身養性、警策精進的生活方
式。修行的目的不在於形式,形式卻能夠幫助我們達到身心安定、健康、幸
福的目的。除了自我的修練和反省,也有諸佛菩薩和護法龍天的加被與護持。
課誦的項目可多可少,只要每天相同即可。內容可依時間的長短及個人的喜
好而有所選擇;但是供水、獻香、禮拜則不能缺少。個人課誦,不一定要用
魚磬等法器,亦不一定要會梵唄。若不致打擾他人,可用小木魚。在獻供及
頂禮三拜之後,早上誦「大悲咒」三遍至七遍,「心經」一遍,三稱摩訶般
若波羅蜜,然後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四十八或一百零八遍,再念普賢菩
薩十大願或四弘誓願,最後是三皈依,唱回向偈:「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
智慧真明瞭,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然後頂禮三拜,課誦完
畢。晚課應該是在下午或是晚餐之後,同樣供養、禮拜,然後誦《阿彌陀經》
或「懺悔文」一遍,也可以只誦「大悲咒」七遍,念「心經」一遍、「往生
咒」三遍,念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聖號四十八或一百零八遍,接著四弘誓
願,普賢警眾偈,三皈依,回向偈:「願以此功德,回向諸眾生,解脫三界
苦,皆發菩提心。」頂禮三拜,晚課即結束。因為課誦的人,進度有快有慢,
有的會唱,有的不會唱,除非環境許可使用法器唱誦,否則不用法器,念誦
即可。經咒的遍數也以快慢不等而酌量增減,以配合時間為宜。如果時間允
許,可酌量延長至四十五分鐘或一小時。在早課之前,晚課之後,亦可增加
靜坐時間二十五到三十分鐘。最好能夠向正統的佛教靜坐老師學習安全的靜
坐方法;否則也得把姿勢坐正,身心放鬆,默念佛菩薩聖號,一心專注,不
急不緩。如果不習慣靜坐,也可採用禮拜的方式,以定時或定數禮拜佛菩薩。
以無所求之心禮誦和靜坐,是最正確和安全的;否則容易引起幻象、幻景、
幻覺,而引發身心的障礙。真正的修行是沒有條件的,當然,它是有目的的;
而修行的本身就是目的。如果僅願把課誦時間加長,而無意靜坐或增加禮拜
的次數,則可以在早課的供養、禮拜之後,加誦「楞嚴咒」及十小咒;晚課
的供養、禮拜之後,加誦《普門品》或者增加「大悲咒」的持誦遍數至二十
一或四十八都可以。如果居家無事,也可以在白天任何一個固定的時間,禮
拜經典。拜經的方法,也是先做供養,然後一字一拜,每拜一字應念兩句拜
經詞,例如:拜《法華經》時,每拜一拜,當念「南無妙法蓮華經,南無法
華會上佛菩薩」。如拜《華嚴經》,則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南無華嚴海
會佛菩薩」。如拜《金剛經》,則念「南無般若波羅蜜多金剛經,南無般若波
羅蜜多會上佛菩薩」。如拜《彌陀經》,則念「南無佛說阿彌陀經,南無蓮池
海會佛菩薩」。如拜《普門品》,可有兩種念法:第一因為它是《法華經》的
一品,因此比照拜《法華經》的念法;第二則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如拜《地藏經》及《藥師經》,即可以此類推。拜的時候,通常是用黃
紙條或檀香,用大字的經本,逐字逐字地移動,拜到一定的經文與段落,或
者是用筆記下所拜完的經文,或者用紙條夾在那一段、那一個字之處,預備
下一次繼續禮拜。但是每次拜完之後,經本必須蓋上,不得散置或敞開。拜
完一部經,還可繼續拜同一部經,乃至發願拜上幾十部、幾百部、幾千部,
或是終身禮拜同一部經,拜得越多越好。課誦之前;或者是發願課誦、拜經
之前,可以有目的而為,或是為了祈求現實或來世的利益,乃至為了成就什
麼功德;做完課誦之後,也可以發願祈求你所希望達成的願望。但在課誦時,
應當專心一意於課誦,不得有任何祈求的念頭。最好的態度是,但為眾生離
苦得樂,不為自己有所祈求,那就是菩薩道的修行態度。其實不為己求而修
行,才是最大的功德。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1 11: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