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時候到了」高古軒相隔25年重返台北
紐約高古軒畫廊(Gagosian)創辦人Larry Gagosian嗅得當代藝術的潮流,使藝廊成為國際藝壇的頂尖品牌,如今同樣探測到台灣藏家的「深水」,相隔25年,藉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重返台北。
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在南港展覽館舉行,高古軒位於展場核心位置,呼應其在藝術圈的地位。現已70多歲的創辦人當年看到美國1949年戰後藝術家的實力,結合美國畫商、館長與策展人,逐步打造出全球16個畫廊的版圖,經手皆頂級的藝術家與最具實力的藏家,他還是Jean-Michel Basquiat的伯樂。
高古軒於2011-2012年在香港成立展廳,是迄今在亞洲唯一據點,對於台北,更是25年前曾一度參展後即止步。但資深總監王涵怡表示,當首屆「台北當代」創辦總監任天晉Magnus Renfrew選擇台北落地時,即證明「時候到了,水到渠成」,加上高古軒多年來對台灣的市調,正是時候重返台灣。
「我們看到台灣收藏的深度。台灣藏家的購買力從未消退過。」王涵怡指出。她多年觀察發現台灣藏家的3大特點;首先是「用功」,很少因人云亦云而下手,都會用功做功課,研究作品的本質;其次是相對低調;最後是收藏周期比較久,這除了是前期的研究與觀察費時外,也顯示出不單是為了投資而收藏。
為了這次展覽,高古軒調集了20多件最頂級的藝品。包括德國在世的當代藝術三巨頭之一Georg Baselitz(巴塞利茲)的「倒吊」系列,3x5米的畫作,以人物倒吊來表達德國人對二戰的反省,反思與反戰的寓意深厚,極具視覺震撼力,也成為展場不少人的詢問焦點。
高古軒還帶來安迪.沃荷「鑽石粉鞋」,這是沃荷與鞋子品牌Halston的跨界,絲網印刷,雖是系列,但張張都是獨一無二。另外,王涵怡也特別點出女畫家Katharina Grosse(卡塔琳娜. 格羅斯),因作品「很容易生活在一起」,在亞洲市場十分受歡迎。台北當代展期至1月20日,高古軒對最後的成交成績有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