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八六、《覺經》(即《漢譯》)云︰『(其三輩者..)當斷愛欲,無所貪慕。
慈心精進,不當瞋怒。齋戒清淨。如是清淨者,當一心念欲生無量清淨佛國。』
八七、嘉祥《觀經義疏》曰︰「上品修大乘因故,所以得大乘果。
中品修小乘因故,還得小乘果。下品現在雖不修大乘善及小乘善。
但彼臨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妙法。以聞大乘故,得大乘果也。」
八八、《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
命欲終時,一心信樂,念不忘捨,阿彌陀佛將諸眾僧,住其人前,魔終不能壞斯等正覺之心。」
八九、《鼓音王經》云︰「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往此人所,令其得見。」
九十、《華嚴經》云︰「如來有十種佛事。一者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現其前。」
九一、蓮池《疏鈔》云︰「古謂佛無去來。云何有佛,現在其前。
答︰感應道交,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故永明謂『知幻非實,則心佛兩忘。
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又云︰『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
此乃如來本願功德,令彼有緣眾生,專心想念,能於自心見佛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
則佛身湛然常寂,眾生見有去來。如鏡中形,非內非外如夢中事,不有不無。
又經云:『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亦此意也。
是故水清則月自來,心淨則佛自現。所謂感應道交難思議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