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7|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85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26 07:46:20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x 1
◎    煩惱是修道的障礙,對治的方法是念煩惱之種種性,而不要念煩惱之相。如常常想某某冤家對頭給我氣受,愈想愈氣,就是煩惱;如想與人好,對他有特殊的喜歡,也是煩惱。六根接觸六塵如如不動,果不動心,生死即了。

◎    念佛用口念,更要心念。有幾種念的方法至為得力:寂靜念。寂滅清淨已經與三昧相應,禪宗譯為靜慮,如此念佛即大禪定,行住坐臥均在念中,六字洪名,字字分明,心中一念不生。清淨念。有漏的煩惱沒有了,無漏的煩惱也沒有了,二邊俱轉,這種念法即真心現前。不濁念。濁是雖在念而仍有疑惑,因而並不太認真;故學佛人在理論與方法上,應徹底明達,毫無疑惑,以淨信心去念。如此念佛,利根人一年即可成就,煩惱重的三年定可往生,只看我們願不願意去而已。

◎    弘法利生,研經看教,辦養老院、孤兒院等等事業,均與生死無關,無功夫(三昧)不能成就,幸勿本末倒置。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若不能成就,如入寶山,空手而回,實在太冤枉了!得到生死自在之後,想多留世幾年利益眾生,則未嘗不可。

◎    「持」字即平常所說的讀誦受持,每部經文到最後有「信受奉行」之句,即受持之義。不能受持如說食數寶,自己得不到利益。讀經文須注意文句義理,文是文字,句是完整的一句話,義是文字所詮的教義,理是教理、又可稱為性體。教理是根本的道理,教義是一部經所詮的道理。教理通一切經典,字字句句能消歸自性,生生世世永記不忘,是真受持。佛的十大弟子中,阿難尊者表受持第一;凡夫無此能力,但須向此目標努力,如攝心一處,無事不辦。菩薩們能辦的事,我們也能辦。

◎    「法門無量誓願學」,「學」是助學,不妨多學,但主修的仍要一門深入,方為契合;把一生精力用在一門功課上,定有成就。有念佛人修禪,美其名曰禪淨雙修,其實如同腳踏兩條船,不動則可,一動就掉在海裏去了。

◎    世間文義有邊際、有界限;佛法是由真如本性中流露出來的,一文一句義理難盡。一切寶藏均是有止盡的,唯有性德中之寶藏才無有窮盡,每一法門均可稱之為陀羅尼(總持)。古大德之例子很多,如六祖惠能成就之後,雖不識字,而對於教理無不通達,故求智慧、求福德須由本性中求之。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8 04:4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