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47|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100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29 08:23:5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 x 1
◎    經云:「不著於思及思所起。」思是意業,所起是身語業,共稱為三業。三業以意業為主,身業與口業必先有意思而後才有造作。思而不著即《金剛經》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上數則經文所指均是妄的,教我們一一離開,全是遣蕩功夫,遣蕩盡了即成菩薩。

◎    《觀無量壽佛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普賢行願品》卷六曰:「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如夢故,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切佛從自心起。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諸法如水中影。又知自心猶如幻術,知一切法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諸佛菩薩悉皆如響,譬如空谷,隨聲發響。悟解自心,隨念見佛,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夢境非有非無,夢中境界明明存在;念佛見佛,亦如夢境,不能說有、不能說沒有。夢中之比喻是不來不去,夢中境界遊歷山川,醒了之後仍睡在床上未動,佛在十方世界度化眾生亦如此,實際上不來不去。影是比喻不出不入,如電影電視並無出入。幻是比喻非有非無,如從體起用之心。響比喻一切境界隨念現前。從三身上講,夢如法身,影比報身,幻比應化身。如來是自己,自己本來是佛,心有分別才起障礙,無分別即是解脫;有分別即生滅,無分別即涅槃。

◎    八個識均可叫做心,其最殊勝的即是阿賴耶識,諸業習氣離不開熏習而成的,雖熏習而八個識是有為法。阿賴耶識中之種子不滅,其種子能自類自熏。現行熏種子,種子熏現行,謂之異類相熏。佛菩薩看的是真相,能看得出其剎那生滅之相,凡夫並不了解。有我與我所,所造的業是染的,去了執著,業就是淨的。佛菩薩的能力就是不分別,必須在此處轉過來。末那為意,恒審思量常緣阿賴耶識之見分為我,末那是第八阿賴耶識生的,回過頭來攀緣阿賴耶識。意識分別指第六識,他是依末那生出種種分別,可自由攀緣,可向外攀緣,但攀緣不了本性真心。眼等五識,了境不同,依根才起作用,眼識只能了別色塵,其餘類推。此八個識是迷悟的根本。六道凡夫愚痴不知道八個識,所以才有生老病死,不知苦果之體是八個識。當看到生死太可怕,想辦法不生死,即求入涅槃;其他宗教祈求得永生,亦近於涅槃,但以為生天即入涅槃,不知壽命雖長,仍有限度。還有真正入了涅槃境界者如二乘聲聞緣覺,他雖離開生死,入了涅槃,其實生死涅槃兩樁事都沒有認識,仍迷在涅槃這一方面,是迷在無為法,不知道平等性|生死涅槃不二。大乘學者如了解沒有生死,亦無涅槃,就成功了!二乘認為生死可以了,涅槃可以證得;其實佛說了生死、入涅槃是一件事,不是兩件事,生死涅槃是一體的,悟了即涅槃,迷了即生死,產生了生死的錯覺,實實在在沒有生死,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真正覺悟,生死也就沒有了。現在有生死是緣,可以隨緣不變,世間與出世間沒有差別,一個體一個用。佛一再說,在生滅身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性,找到這個就是涅槃。故《普賢菩薩行願品》卷六曰:「善男子!諸業虛妄,積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識分別,眼等五識,了境不同。愚痴凡夫,不能覺知,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識,於一切境妄起分別,又由未來諸根五塵境界斷滅,凡愚之人以為涅槃,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善男子!一切凡愚,迷佛方便,執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不知三界一切佛法自心現量,見外五塵,執為實有,猶如牛羊,不能知覺,生死輪中無由出離。」

◎    經云「不壞因,不壞果」,是對治執空者而言。如以前所說,不分別我及以我所等等,對一切均不分別,如對此語發生誤會即墮入惡取空,所以再補充說不壞因果,即可以不落空。因與果也是性空,也是沒有障礙,因不礙果,果不礙因,因為彼此無礙,可以借假顯真。「色即是空」並不是把色滅了才是空,而是當體即空、色空無礙,如果不壞假名說實相的話即中道觀。十法界無一法界是真實的,只有本性是真實的,一切的相是真如本性現的夢幻泡影,把心收回來不要再隨六塵境界奔馳,收回來就安樂了!一切因與果不壞,是由體起的用,如水起的波浪,不要波浪,水也沒有了,隨緣認得性就成了,所以不必壞因果。現在受的果報不必想離開,如想離開是又多了一層障礙,如果要想離開現在的果報,不分別就可以離開。深明此理,真有大樂,顏回之「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即是不分別。如果看人家發財,買房子,生活優裕,心中羨慕,就是分別,就是執著;真正明白,徹底解悟是一真,什麼境界都是佛境界。

◎    經云:「不謂生死有分別,不謂涅槃恒寂靜。」生死與涅槃是相對的,如空與有之相對是一樣的,因為有「有」,所以才有相對的「空」;生死與涅槃亦復如是,如無生死而說不生不死有何意義?凡夫、小乘的知見均有毛病,凡夫迷於生死,二乘迷於涅槃;大乘學人兩邊都不著,走中道第一義的路子。有分別即有生死,生死與涅槃,二俱不可得,照見五蘊皆空,那有生死與涅槃?從圓融上說,生死即涅槃,那個人沒有生死,各各人皆有涅槃。此中意義絲毫不得誤會,用比喻說,水比涅槃,波比生死:波即水,水即波,水與波既是一樣,何以叫它兩個名字?因為它們體是一樣,相不一樣。水是靜的,波是動的;涅槃是寂靜的,生死的相是妄動的。人的一生由小到老,確有生死,何以說無生死呢?實在是對於相沒有看清,是被相迷著了。如看電影放映名人傳記,由少年經過青年壯年至老年,一生事略,功業彪炳,似乎有生滅變化,實際上張張畫面均未離開銀幕,電影放映完了,銀幕上沒有生滅,找不到痕跡,沒有痕跡,焉有生滅?感覺上看它似乎是個真實的,其實是錯覺。

◎    迷悟之由,佛在經典中說得很清楚,迷了就有十法界,十法界中除佛菩薩外,餘皆在迷,不過迷有輕重,迷執之過失了解以後,即知為什麼要學佛。有人說我心眼好就成了,何必學佛;又說各各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勸人為善的,信什麼教都可以,只要有一個精神寄託就行了。這些都是最大的錯誤,不但害了自己,而且害了他人。因為不學佛,永無得度的機緣,永遠沈淪在生死苦海;若深入經論,方知佛法除了世間人天乘之外,還有超凡入聖的出世大法,以求究竟解脫,頓超成佛。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8 01: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