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2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黑狗口下救紅狐,洪水之時有人救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4-28 04:22:5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黑狗口下救紅狐,洪水之時有人救

  民國年間,嶺南一個偏遠的小山邨里住著一個老漢叫張廣順。廣順早年喪妻,唯一的兒子在張老漢六十大壽那天,為了給他祝壽,跑到山外的鎮子上置辦東西,再也沒回來。那天從鎮上回來的挑夫說,張老漢的兒子給一群穿軍裝的人拿槍頂著腦門兒押上了綠皮卡車。
  
  可憐六十餘歲的廣順,老年失子,鰥寡孤獨。陪伴他的就只一條名叫“黑子”的柴狗。張老漢把“黑子”當兒子般對待,那年邨里大旱,家家都缺糧,張老漢即使自己不吃也要給 “黑子”留下一口。也許就是這樣,“黑子”比一般柴狗長得都大,賽過一頭牛犢子了。
  
  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人也落後,穀物脫殼除了徒手就是水碾。水碾算是邨里最先進的工具了。
  
  邨里人都覺得張老漢可憐,年歲大,家里沒有勞力。於是大家讓他去邨西頭守水碾。邨西頭有一條大河,老祖宗們為子孫積福,在河腰上築了壩,開了渠,把水引到邨子里,架起水碾,方便邨里人碾糧食。邨里傳下來的老規矩:每個來水碾壓糧食的人都要分出一碗米來給守碾人。就這樣既解決了張老漢的溫飽問題又防止了水碾出問題。因為常年有水,水碾的周圍長滿了蘆草。張老漢就地取材,在距離水碾不遠的地方搭了個窩棚。晚上睡覺,“黑子”就伏臥在張老漢的身邊,一人一狗,安然入睡。
  
  這天夜里,張老漢撫摸著“黑子”,吸完最後一袋草煙就睡下了。“黑子”如往日一樣伏臥在張老漢的身前也閉上了眼睛。
  
  天蒙蒙亮的時候,張老漢突然被竹林里傳出的轟隆隆的聲嚮驚醒。張老漢凝神聽了半嚮,“黑子”拱起身體,走到門前,嘴里發出嗡嗡的囈語,示意張老漢開門。張老漢沖“黑子”擺了擺手,“黑子”不再發出聲音。
  
  張老漢順手抓起旁邊的黑鐵鍋,扣在頭上,屏住呼吸仔細地聽著外邊的動靜。過了半晌,張老漢松開緊握的手,把鐵鍋輕輕擱在地上,拉開門閂對“黑子”說:“不是鬼,肯定是野物,你快去叼回來!”門一打開,“黑子”奪門而出,循聲追去。
  
  原來,在嶺南一直有這樣的傳說。夜里,如果你聽到或看到怪異的髒東西,只要在頭上扣上鐵鍋,就能聽見鬼魂說話的聲音。這叫“鬼打頭”,能躲過一劫。因此在那時女人走夜路都會在背簍里放一口小鐵鍋。
  
  天邊剛露出魚肚白,張老漢就開始準備了,趕早的邨民要來碾糧食做早飯。張老漢剛走出草屋,一眼看見“黑子”嘴里叼著團火紅的東西直奔這邊而來。待“黑子”停在身邊,張老漢定睛一看,“黑子”嘴里叼的竟是一只渾身火紅的狐貍。張老漢再仔細一瞧,不得了啊,那狐貍竟然在哭,淚水從這小東西的眼里嘩嘩的往外流,嘴里還發出求救似的嚶嚶哭聲。張老漢覺得後背一涼,尋思著,莫非這野物通了靈,成了精。張老漢趕忙輕拍“黑子”的頭,示意“黑子”松口。“黑子”一松口,狐貍閃身躥進竹林,林子里又傳出轟隆隆的嚮聲。
  
  張老漢嚇得一屁股跌在地上。“黑子”也汪汪的叫喚開來。
  
  從此張老漢逢人就說:“我看見真的狐貍精了,真的狐貍精!”一開始,好奇的邨民還會認真聽他說。時間長了,也就厭煩了,背地里都說張老漢老糊塗了。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鄉里有了打米機,很少有人去水碾碾糧食了。張老漢的“黑子”也在一年前老死了,只剩下張老漢一個人守著水碾。有時路過水碾的人會聽見張老漢說話的聲音,估計是又想念“黑子”了。這一年清明,邨里連下了幾天的大雨,半夜大河決堤,突如其來的洪水瞬間淹沒了隔河不遠的水碾。人人都說,張老漢這回事性命不保了。可是第二日晌午,人們在張老漢以前的祖屋里發現了七十多歲的張老頭。人們詫異的詢問,張老漢說:“水沖進屋子時,有個穿紅褂子的後生把我背了出來。當時我睡得迷糊,雨霧又濃,沒看清他的樣貌,也不知是誰家的娃。”
  
  事後邨民私下打聽,誰也沒見過穿紅馬褂的年輕人。邨民都詫異的說:“難道張老漢真撞見狐仙了!”
  
  張老漢一直活到了一百多歲。安葬他的人說,入土前的張老漢全身毛發發紅。據傳言張老漢去世後的很多年里,每逢清明,他的墳前必有新鮮的山果祭拜……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9 02:4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