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4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無住生心集 淨空法師主講 (九)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5-5 07:57:39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九)

「佛」字是覺悟的意思。學佛就是學覺悟,即是「破迷開悟」。覺悟的心就是菩薩心;相反的迷惑顛倒的心就是輪迴心。以輪迴心修一切善法,都不能出輪迴。縱然得福報,像經上講的三界六道之中,福報最大的無過於大梵天王;大梵天王還是凡夫,沒有辦法超越六道。福報享盡了,還是會墮落,輪迴。這是不究竟的。

學佛要有一個覺悟的心。覺心就是清淨心。所以,學佛的人必須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清淨心就是覺心,心地裡沒有疑惑、妄想、分別、執著,以清淨心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無論你從事任何行業,處事待人接物,皆是在修清淨心,保持清淨心,這就是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可見得菩薩行並沒有離開生活,就以自己現前生活方式及工作中,修成圓滿的菩薩行。並不一定要換生活方式或工作環境,那就錯了!那不是大乘佛法。

大乘經論中常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要深深體會這個意思。生活方式、工作性質、工作方法不同的人,也都可以圓圓滿滿的修菩薩行,成就圓滿的菩薩道。這樣才顯示出理事、事事無礙。「菩薩心」是真誠、清淨、慈悲;「菩薩行」是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現前即得幸福、美滿、快樂。菩薩與凡夫的差別,在於凡夫只顧自己;菩薩則念念幫助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服務。雖然勤勞的工作,心裡不著相,不分別,所以是「作而無做;無作而做」。也就是說,雖然做了,心裡則若無其事,所以他的心永遠是清淨、光明的。這是菩薩跟凡夫不同之處。

凡夫做事總離不開分別、執著;有修、有得。只要有此念頭,就是迷情、執著。凡是離不開迷、情、執,就決定不能超越輪迴,因而不能修行證果。不要說是大乘果位,連小乘初果也沒份,就是念佛也不能往生。念佛人往生的條件就是身心清淨。心對世界,對六道裡若還有絲毫情執而不能放下,就不能往生。這一點是真正希望往生的人,不能不知道的。至於三界六道裡的生活與超越三界之外的生活,有什麼不同,我們必須很透徹的理解,而後才能把輪迴捨掉,直取佛菩薩的成就!

人要是不能離開三界,他的生活範圍,就局限在六道輪迴之內,生活的空間非常小,當然他生活就很苦。譬如大梵天王,他是六道裡生活空間最大的,但是不能超越六道。我們今天得人身,在六道裡就更可憐!我們生活的範圍不能離開地球。如果是畜生道,譬如人家養的一條狗,牠的生活範圍不能離開一戶人家。你就曉得,在六道裡,層次愈低,生活範圍就愈小,就愈可憐!這是佛為什麼教我們要成佛,成菩薩的道理。目的就是擴大我們本有的生活空間。

我們這一生有把握,有可能成就的一樁大事,只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生活的空間就像《無量壽經》上講的盡虛空遍法界,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十方諸佛剎土,想去就去,想來就來,那多自在!在六道裡總免不了「捨身受身」的生死果報,真是苦不堪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得無量壽,永遠沒有生死,身體的相狀隨著一切眾生的意念而起變化,就像《普門品》裡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孫悟空能有七十二變,世間人羨慕不已,諸佛菩薩的變化無量無邊,不是一切人思惟想像能得到的,還有殊勝的果報與幸福的生活,我們為什麼不要!如果真的希望得到,那就必須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以清淨心「老實念佛」。這一生一定成就,絕不空過!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448&cid=5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1 21: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