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探討] 連日高溫熱到中暑! 必學2招迅速降溫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6-25 03:46:2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高溫狂飆,室內外溫差大,導致不少人因熱傷害就醫。醫師提醒須注意補充水分,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或溫差大的環境。

台灣進入夏天,連日氣溫都上看36度,戶外高溫狂飆,加上室內冷氣吹不停,造成室內外溫差大,導致不少人因熱傷害就醫。台中醫院腎臟科醫師劉思緯提醒,幼童、長輩及慢性病患者都是「熱急症」的高危險群,需要特別注意補充水分,且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或溫差大的環境。

熱急症有輕重  年紀、疾病關聯大

劉思緯表示,「熱急症」依照其症狀的嚴重程度,可以分為輕微症狀,如熱暈厥、熱筋攣、熱衰竭,以及嚴重症狀,如熱中暑。而嚴重程度雖與外界溫度相關,卻也與患者本身年紀及固有疾病具有極大的關聯性。

熱壓力、熱筋攣、熱暈厥有何不同?

劉思緯醫師解釋,熱壓力症是因外界的高溫使得個體感到不適和疲倦,但是個體本身的中心體溫 (core temperature) 卻極少有上升的情形;熱筋攣症為身體不自主骨骼肌收縮,造成肌肉疼痛,容易發生於大腿與肩部,且其通常在大量流汗後,補充開水或低張溶液未同步補充電解質時發生。

另外,熱暈厥則是個體會出現相對性的體容積下降、週邊血管舒張與血管張力下降,這些因素累積起來就有可能導致姿勢性低血壓。

熱衰竭和中暑的共通點都是中心體溫上升。劉思緯醫師點出,傳統型中暑的患者,早期會有明顯且大量的出汗,後來因體液過度流失或汗腺功能異常而不再流汗,相反地,大部分勞動型中暑的患者在診治時,都會流汗。

慎防熱急症  補持涼爽+補充水分是關鍵

劉思緯醫師提醒,民眾若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曬措施,且補充足夠的水分,並且挑選不熱的時段運動,以及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若不慎中暑,一定要盡速為患者降溫,如往患者身上灑水、用冰毛巾敷在患者的頸部、雙側腋下及鼠蹊部,並迅速就醫。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2 18:1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