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三無漏學因戒生定,《無量壽經》三十二品至三十七品就是戒律,希望念佛人對此數品,多讀多誦,記在心頭。
「法即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
「法」是經典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其作用是能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
「三賢」是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有三十個階級,稱之為賢人。
「十地」稱之為聖人,由初地到十地,有十個位子。
賢聖合起來有四十位,再加上等覺菩薩共四十一位,謂之三賢十聖。
階級不同是在智慧與斷證上分。
「持戒」是改過自新,斷惡修善,防非杜漸,使修定沒有障礙,能順利得到禪定。
「定」是清淨心平等心。其作用就是智照,以智慧照見外面的境界。
如《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三賢十聖定功淺深不一樣,智慧大小有差別,由此建立四十一個階級,
這四十一個階級是佛對我們方便說的,他們自己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你要問他,你是什麼階級,他也無從作答。
若是他自承已達到某階級,則他仍有分別執著乃是凡夫。
他們的心清淨平等,無分別執著,謂之「一真法界」,三賢位初住菩薩即入一真法界。
讀誦大乘經典要知道要領,即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教導我們的,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