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9-5-26
- 最後登錄
- 2020-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46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8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謹釋此經,依華嚴宗法及《彌陀疏鈔》例,總開十門:計為一、教起因緣。二、本經體性。三、一經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攝。七、部類差別。八、譯會校釋。九、總釋名題。十、正釋經義。
前九門總論全經綱宗部類,此與天臺宗之五重玄義,大同小異。雖詳略取捨稍別,總之,皆將一經綱要,綜論於前,發揮明了,使讀者先識總體,後研經文,綱舉目張,易於領會。此亦類似近代書籍中以概論為首也。今則名為概要,是為貳。(最後之一門,方依經章次註釋經文,是為三。)
一、教起因緣
教起因緣者,明大教所以興起之因緣。初明大教與淨土法門之興起。次則詳述本經興起之因緣。
夫一切法,不離因緣,大教之興,因緣無量。而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故。《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華嚴性起品》:「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起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非少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祗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乃至廣說如是等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
大事因緣者何?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夫《華嚴經》乃世尊最初所創言,《法華經》乃末後之垂教,自始至終,唯為此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亦即欲一切眾生開明本心,同佛知見,等成正覺也。本經興起因緣亦復如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即阿彌陀經唐譯本)云:「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可見淨土法門之興起,正同於《華嚴》《法華》,同為一大事因緣也。
何以故?如《彌陀疏鈔》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諦信,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可見淨宗正是直指頓證之法。以念佛心,入佛知見。淨宗之興起,正由此大事因緣也。下詳明本經興起之因緣。
https://book.bfnn.org/books/0780.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