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即使現生得成,亦未必有若斯之速。闍世若不逢惡友,未必便有殺父圖王之念。
無此極惡之心,斷不作此逆事也。以世間極惡之苦因,助成出世證聖之善果,豈非不可思議者歟!
頻婆因親生子,殺父圖王,由是塵念若灰;及至關於七重室內,國政纖芥不聞,此時還他本來面目,
兼之以奉戒聞法,三學齊修,是故斷惑證真也,宜矣!光有五色者:表從佛法性五陰體上,顯露妙光,
照破頻婆五陰,轉變而成五分法身果也。所以王雖幽閉,而內外身心無不舒暢。
七重房壁,萬不能遮;雖曰遙見,如在目前。作禮之頃,即證三果。
梵云阿那含,華言不來。謂已斷欲界九品生因,可以不來下界受生也。(演義)
箋註云:觀念之心,能照了諸法,曰心眼。
淨影疏云:王先須陀洹,故今增進成阿那含。
乙二、正明觀法,淨業正因分二
初、總示許說 二、別明淨觀
丙初、總示許說分二
初、總示 二、許說
丁初、總示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