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9-5-26
- 最後登錄
- 2020-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46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8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乙、本為凡夫,兼為聖人。
善導大師於所著《觀經四帖疏》破前說曰:「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
意謂佛說《觀經》中之九品往生,只為沈溺之眾生,而非專為菩薩與阿羅漢也。又云:「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義,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
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復云:「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又於《行卷偈》前,開示大無量壽經之機曰:「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大師之說,上契聖心,下洽群機,實大有功於淨土,故中日諸師多宗此說。如日《合贊》云:「第十八願,十方眾生,三輩眾生,皆是具縛凡夫,是其機也。」
後復云:「如元曉云:『四十八大願,初先為凡夫,後兼為三乘聖人。』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
此說之要妙,在於直顯如來度生無盡之悲願,掃盡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此法,發心念佛。乘佛願力,悉得往生也。
https://book.bfnn.org/books/0780.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