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8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 水腫潛藏脾腎、膀胱問題!按3個排水穴位預防「聚濕為痰」[4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1-10 02:22:4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早安健康/扶原中醫診所 郭大維醫師

妳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每次到了下午,就覺得腿好像莫名粗了一圈,褲子開始感覺變緊,而且腿部也會腫脹不適...「下半身水腫」可說是許多女生心中的痛啊~明明不胖,卻還是一直被貼上象腿的標籤。

下半身水腫除了和久坐、久站造成的循環不良有關,從中醫觀點來看,水腫也和「腎」、「膀胱」以及「脾經」有關聯。尤其「脾」是氣血生化的來源,如果脾失健運,導致身體運化功能失常,就容易「聚濕為痰」,累積在體內形成水腫!

這次總院長郭大維中醫師 特別幫大家整理可以 消腿部水腫的「三大穴位」,快跟著影片一起來按一按,擺脫虛胖,找回纖纖美腿!

湧泉穴
位置:足底前端的凹陷處
功效:可以改善運動後肌肉痠痛的情形,還可提升腎機能。腎與骨骼、頭髮、荷爾蒙都有密切的關聯。

 

委中穴
位置:膝蓋後方膝膕窩的正中央
功效:排除體內濕氣,治療腎臟功能低下、腰痛、膝蓋痛。

 

陰陵泉穴:
位置:膝蓋的內下方,從膝蓋到小腿會按壓到一個凹陷處
功效:脾經的合穴,運中焦、化濕滯為健脾消水腫常用穴。

 

郭大維中醫師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些小撇步。

按摩前建議先熱敷,或者是先做足浴,讓肌肉跟皮膚放鬆,這時候再按摩效果最好。
按摩的時候最好能達到痠痠脹脹的感覺,但如果下手太重感覺到痛,可能會在按摩後出現瘀青。
按摩時也要讓我們的呼吸可以增加淋巴的循環,代謝掉身體過多的水分,達到消水腫的功效。

如果想要消除身體過多的水分,最重要的是運動。按摩搭配適當的運動,與適度的飲食,比如不要吃太鹹,隔天早上起來就不會變成「泡芙人」喔!

https://www.facebook.com/FYCMY/videos/795670660863430/?t=0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8 21:0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