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探討] 糖尿病除了控糖 這些指數也別忽略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1-17 03:08:1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目前國內外糖尿病照護的目標與治療原則,已經從以往僅針對血糖控制良好,發展到目前三高多重風險因子並重,以及避免後續慢性併發症的優先考量。

現年40歲的林小姐,30歲時因為泌尿道感染,意外發現自己得了糖尿病,開始使用藥物後,因為不忌口,且抗拒自己已有「糖尿病」,服藥一直不規則,也從不自我監測血糖,導致體重一度超過77公斤;就在定期回診時,和醫師一起檢視儀表板綜合資訊與趨勢圖,明顯看到糖化血色素飆,且出現蛋白尿,甚至因脂肪肝導致肝功能異常,她開始下定決心好好控糖。

經遵照營養師建議控制飲食,和醫療團隊討論運動減重,規則服藥回診,且自我監測餐前餐後血糖調整飲食,一年半的時間,減了15公斤,目前BMI 24,糖化血色素6.6%,尿蛋白回到正常值,也見識到這些指標與身體功能的密切關聯。

糖尿病照護 多重風險因子並重

目前糖尿病在全球的盛行率仍持續攀升,臺灣有超過200萬位糖尿病患,其中佔九成以上,就是與生活飲食習慣、三高、肥胖息息相關的第二型糖尿病。10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本身高居第五,但且其後續所造成的併發症,甚至器官衰竭與失能,例如: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臟病導致洗腎等,都與糖尿病有關,成國人健康殺手。

臺中榮總新陳代謝科沈宜靜醫師表示,目前國內外糖尿病照護的目標與治療原則,已經從以往僅針對血糖控制良好,發展到目前三高多重風險因子並重,以及避免後續慢性併發症的優先考量。

然而,除了藥物調整與選擇,更需糖友、家人、與醫護專業團隊一起攜手合作,才能落實在每日的生活中,達到家控糖之作用。

視覺化健康資訊儀表板 醫病攜手抗糖

為強化糖友健康識能,更理解風險因子控制與併發症間關聯,臺中榮總為糖友們建立專屬的視覺化健康資訊儀表板,將片段的血糖、血脂、腎臟功能、眼底檢查、體重與身體質量指數報告,整合成趨勢圖表,以利糖友、家人與醫護團隊快速清楚的掌握相關資訊,進行完整的檢視與討論,將健康知識帶回家,將控糖保健概念落實於生活之中,與專業團隊一起守護健康。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9 04:3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