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9-5-26
- 最後登錄
- 2020-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46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8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清咸豐中,邵陽魏承貫居士,謂諸譯及王氏會本,猶未盡善。乃會集五種原譯,別成一本,仍名《無量壽經》。(魏氏之本,集五種原譯,是為「五會本」之始。王氏只是「四會本」,所會未及《唐譯》。)同治中王蔭福居士極崇魏本。曾親記云:「近世邵陽魏居士複本雲棲大師之說,遍考諸譯,別為一書。包舉綱宗,文辭簡當,乃得為是經之冠冕。」王氏復博考眾本,手自校準,並定經名為《摩訶阿彌陀經》是為本經之第八本。
魏氏發心廣大,復精於文字,為救王龍舒居士杜撰經文之失,備取五譯,會成一經,力求句句有來歷,期成善本。所願極勝,所成亦偉。其所會集遠超王本。王蔭福居士讚之為本經八種之冠,亦非過譽。但所憾者,魏氏雖願力補王氏杜撰之過,惜未全免。茲舉其熒熒大者如下:
1、魏本第二願曰「設我成佛,國中天人,純是化生,無有胎生。……」此中「無有胎生」四字,諸譯皆無。且此四字與原譯文相違。《魏譯》云:「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唐宋兩譯同之,而魏氏竟謂無有胎生。此實為難掩之疵也。
2、五惡五痛五燒一段數千言,魏氏刪節為「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淫慾火燒,嗔忿火燒,貪盜火燒,邪偽火燒,愚痴火燒。是為五痛五燒。」魏居士原願「無一字不有來歷」。惜未能貫徹初衷。上之一段,於諸譯中,並無來歷。
3、魏氏會本謂極樂之宮殿樓觀,堂宇房閣,「或處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其中「依寶樹而住」之語亦各譯所無。
4、會本中「過是以後,無量壽經亦滅,唯餘阿彌陀佛四字,廣度群生。」亦各譯所無。
由上可見,魏氏之本與前諸本相較,雖後後勝於前前,惜仍未能盡免率增乖舛之過。但此巨失,勢在必救。以免後世因襲,甚至篡改經文。故須防微杜漸,絕此罪源。並為大經,早得善本。是以先師夏蓮居老居士,乃有第九本之作也。
https://book.bfnn.org/books/0780.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