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觀經四帖疏154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2-8 05:41:35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十六就下輩觀善惡二行文前料簡。即為十一門。

一者總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

三者總舉有緣生類。四者辨定三心以為正因。

五者簡機堪與不堪。六者明受苦樂二法不同。

七者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八者明迴所修行向所求處。

九者明臨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十者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

十一者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總料簡下輩三位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

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

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

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

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1 17: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