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7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術繪畫] 挽歌-沃爾夫岡•普伊克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2-15 00:47:37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挽歌 沃爾夫岡•普伊克


挽歌
作者:沃爾夫岡•普伊克
創作年代:1988
規格:170×115cm
材質:纖維板油畫


作品簡介:

  沃爾岡夫•普伊克(Wolfgang Peuker),德國畫家。1945年生於奧斯西。1963年-1965年為膠印工學徒。1965年-1970年就讀於萊比錫版畫及圖書藝術學院。1977年-1989年于萊比錫和柏林兩地任美術教師。

  在一個狹小的、類似牢房然而又露天的房間內,一名瘦骨嶙峋、奄奄一息的裸體男子倚牆而坐。他的身旁站著一名身穿長袍、裹著頭巾而難以辨識性別的人物,這人正小心翼翼地攙扶著裸體男子。這一情景和某些藝術作品中表現基督殉難的場面甚為相似。房子後面的建築物是柏林帝國國會大廈。大廈的下部有幾道火焰,正沿著大廈的立柱向上蔓延。這裡畫家也許想暗示國會大廈縱火案這一著名的歷史事件。1933年2月27日,納粹頭子戈林指使黨徒放火焚燒國會大廈,然後污蔑德國共產黨所為,希特勒藉此大肆進行反共活動。畫家把歷史題材和宗教題材聯繫成一幅意義豐富的歷史畫面。一方面國會大廈象徵了德國風雲變幻的歷史,另一方面,畫中那位痛苦無助的男子似乎也暗示了人類個體在政治權力這一歷史的恒量面前的軟弱無力。 畫家是“萊比錫畫派”的中期代表人物,他在色彩運用方面,借鑒了格列柯、委拉斯貴茲和戈雅等西班牙繪畫大師的技法。畫中深淺差別細緻入微的灰色調構成了這幅畫的主色調,這使它看上去象一幅灰色畫。灰色畫濫觴於中世紀,是一種在畫中施以深淺不同的灰色的繪畫形式。它主要用於祭壇外側翼的繪畫和雕塑中,給人以立體感的部分。

(北京市中國美術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2 19: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