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五味子的價值和栽培技術
五味子為五味子科,五味子屬,多年生落葉木質藤本。別名:北五味子、遼五味子、五梅子、面藤等。在我國東北、華北和四川、湖北、陝西、山西等地均有分布,海拔1200~1700m。
五味子,幼枝紅褐色,老枝灰褐色。花單性,雌雄同株,乳白色或粉紅色。漿果紅色,近球形或倒卵圓形,種子淡褐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五味子喜隱蔽潮濕環境,耐嚴寒,在微酸性腐殖土上發育最好。五味子果實味酸,性溫。具有斂肺止咳、滋補澀精、止瀉止汗的功效。葉、果實可提取芳香油。種仁含有脂肪油,榨油可作工業原料、潤滑油。
五味子的育苗技術
(1)播種育苗:於秋季採集大穗粒多、均勻的果實,搓去果肉,漂洗乾淨,撈出放在蔭涼處晾乾。五味子種子屬深度休眠型,晾乾的種子還需在0~5℃低溫下混沙埋藏3~4月,使胚發育成熟。再將種子與2~3倍濕沙混勻,放入室外深50cm左右的坑中,上面覆蓋10~15cm的細土,翌年5月待種子裂口即可播種。採用撒播或條播,行距10cm,溝深5~6cm,覆土1.5cm,澆透水,蓋草保墒。出苗後可撤去蓋草,搭建遮陰,適當除草鬆土,第二年即可栽植。
(2)壓條育苗:在春季萌發前進行壓條育苗,選擇健壯莖蔓,在地上每隔一段挖一個10~15cm的深坑,將五味子的莖蔓取下,放在坑內覆土踏實,即可成為新的植株,第二年移栽。
(3)扦插育苗:春季選擇1年生健壯枝條,截成長15厘米的插條,每條留2~3個芽,然後按行距12cm,株距6~9cm斜插入苗床,深度為插條的2/3,插後澆水,遮光,溫度控制在20~25℃,相對濕度90%,蔭蔽度60~70%,第二年春定植。
五味子的栽培技術
(1)栽植方法:選擇潮濕的環境,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空地,適量施肥,細緻整地。五味子一般在4~5月進行栽植,按株距100×50cm、60×50cm挖深寬30cm的穴栽植,栽時注意根系舒展。五味子喜肥,生長需要足夠的水份和營養。栽植成活以後要經常澆水,以保持水分充足,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在展葉期進行,另外一次在開花後進行。栽後第二年搭架,每個主蔓立一根竹竿,在每個竹竿上部用鐵絲拉一條橫線,然後引蔓纏繞上架。
(2)剪枝:春剪一般在枝條萌芽前進行。剪掉過密枝和枯枝。夏剪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進行。主要剪掉基生枝、膛枝、重疊枝、病蟲枝等。同時對過密的新生枝也需要進行疏剪或短截。秋剪在落葉後進行。主要剪掉夏剪後的基生枝。並在修剪傷口處及時塗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病菌侵襲感染。
來源:中國農林科技網
|
-
總評分: 威望 + 3
SOGO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