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9-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62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0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習俗百科/過爐是什麼?爐主交接延續信仰凝聚力
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有所謂的過爐,這個詞有兩種意涵,一種是將平安符或吉祥物在廟中香爐上繞三次,將之獲得神力以保佑自身,也因此有台灣有著平安符要定期充電的說法。而另一種則是今天要介紹的爐主交接,但也不是只有交接這麼簡單。
五股迎開臺尊王過爐。(圖/記者蘇榮泉攝)
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大廟都是先有神才有廟,在建廟前就採取爐主輪值的方式維持信仰圈,依區域性的不同,爐主輪值的時間與選出方式也不同,但以一年一任,擲筊選出的方式最常見。
青山宮過爐儀式。(圖/梁韶甫授權)
就跟縣市首長要交接一樣,新舊任的爐主也需要交接,而這個交接的儀式就稱為過爐。在台灣的傳統中,爐主會將神像迎到家中祭祀一整年,這一個任期結束後新任爐主就要將神明從舊爐主家迎到自己家,即使在許多已經建廟的信仰圈中,仍維持過爐的儀式。對許多大廟而言,過爐的重要性可說是僅次於一年一次的大拜拜,而對於「有神無廟」的信仰圈來說更是大事中的大事。
由於過爐十分重要,該有的人員編制、陣頭、軒社,都不會比一年一度的大拜拜來的少,若是由好幾個庄頭輪值的信仰圈,如六房媽、九庄媽、五股開臺尊王,那更是橫跨數個區域的宗教盛事。過爐不僅是爐主之間的交接這麼簡單,同時也代表了香火的延續以及凝結地方力量,藉由人群與人群間的互動,將對神明的信仰之心加以傳承,不因時代變化而逐漸消失。
來源:保庇NO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