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梁武帝執政的時候,有個大菩薩叫傅大士,現的是居士身。
一次,梁武帝請他講《金剛經》,他上了座便把戒尺一揮,然後就又下座了。
他還麼一揮戒尺,整部《金剛經》也就講完了。
他曾著有一本書為《興亡銘》,其中就有幾句話:「水中鹹味,色裏膠青,」
(水裏的鹹味,要上顏色就要往裏面擱一點膠呀,這樣染色畫出來才能粘住呀,但鹹味依然是有的!
不然你嘗怎麼能嘗得出來呢!(白水就不鹹。)
雖然有鹹味,(知道實有)但是我們不見其形,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們不可以形象來求!
所以《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可以見如來。
所謂「如來法身」,佛經中打過種種的比喻來說明,都不可能於各個方面表達恰當,而只是表一方面的意思,
一分的表述,但現在告訴了你「實有」,這就達到了一萬分的表示。
再把《金剛經》的道理結合進去,如釋迦牟尼佛所說,我們能圓融起來理解,就好懂多了!這個「見」,
不是以色見聲求得來,就如同水中鹹味一樣,決定是有,但不見其形。
這個「鹹味」比喻的就是「佛性」。這個「佛性」,眾生決定是有,但是無形的,你偏要把他找出來,看看是個什麼形象,那你就是執著了!
你用執著的心去找是永遠找不到的。所以,以色見聲求的方法是邪法,是不行的!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