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一、夏(蓮居)老並沒有放棄「四十八願」而改成「二十四願」,其實早有古人就有放棄「四十八願」而改成「二十四願」的。為什麼呢?
因為這部經有五種譯本,其中兩種譯本是「四十八願」;另有一種譯本是「三十六願」;另還有兩種譯本是「二十四願」。
此外,有一部《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也是「二十四願」。
因此,說有「二十四願」的經本共有三種。對這些大家都少有所知,所以一聽說「二十四願」就認為是荒謬的,而不知道「二十四願」出現於多種譯本中。
「四十八願」只出現於魏譯本和唐譯本中。
宋譯本是「三十六願」。所以,在不研究不考證的情況下,有些人說話沒有根據,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沒有發言權而發言,那就要犯錯誤了。
所以,對「二十四願」大有疑議的人犯的就是這個錯誤!
六種譯本中,三本是「二十四願」;二種是「四十八願」;一種是「三十六願」。
再會集時如何來用呢?先師夏老居士認識我的舅父梅老居士,這兩位被尊稱「南梅北夏」的人物,再加上他們共同的老師——慧明老法師(即住廣濟茅棚的慧明法師),他們三位反復推敲得很哪!
不是隨便定的。老法師是開悟的人,已經圓寂了,另兩位「南梅北夏」都是大居士,他們一起研究定酌,於是這部新的會集本《無量壽經》成為二十四章,但依然保留了「四十八願」。
每一章節中各有幾願,但加起來最後還是這「四十八願」。所以既合了「二十四」又合了「四十八」,於是也跟各種古譯本契合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無量壽經》會集本是極為必要的!僅是在有幾個願上就有這麼大的差別,是「二十四」還是「四十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