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烏龜為保命,藏六於殼內!談《雜阿含經》之修行為成就,善攝於根門!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3-7 00:21:13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烏龜為保命,藏六於殼內!談《雜阿含經》之修行為成就,善攝於根門!

一起等待電梯中,男孩望了眼筆者,扭轉頭詢問身旁人:「甚麼東西來的?」心裏莫名有些許期待,拖著小男孩的手,貌似母親對男孩的語言會有所糾正,等了半天,沒有下文。這下可好,服裝不同,就被認定為「東西」了。到市場買日常用品,不遠處突然有個聲音大聲嚷嚷:大吉利是!沒看到!沒看到!這更奇妙,髮型不同,就被歸類為「不吉利了」。日常生活中,若遇到類似上述的狀況,心裏總會好奇,當下自己外在五官表情是怎樣?內心有在犯嘀咕嗎?

在《雜阿含經》第1167經中,佛陀以烏龜做為比喻,教導我們如何收攝心念,守護根門。有一回,有一隻饑餓的野狼在河邊覓食,大老遠望見草叢中有隻烏龜在爬行。當下興奮的跑了過去,想飽餐一頓。烏龜看見了野狼,即刻將自己的頭、尾及四支手足藏入龜殼中,讓野狼想吃也無從下口。野狼心想沒關係,只要等烏龜伸出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就有辦法將烏龜從龜殼中扯出填飽肚子。等啊!等啊!無論野狼怎麼等待,烏龜還是無動於衷,紋風不動的將自己妥妥當當收藏於龜殼中。這時已非常飢餓的野狼,再也無法等待下去,無可奈何之下,只好撇下烏龜,到其他地方繼續覓食了。

佛陀接著說到,專擾亂修行人的魔波旬就像野狼一樣,也在一旁等候時機,一旦發現修行人的根觸境而產生染著,他就會趁虛而入,干擾障礙修行人。修行人應善攝根門,不放縱六根執取、追逐外境,就不會被各種外境牽著走。六根難免需接觸外境,如眼見色、耳聞聲乃至意念法,對於不可愛的外境,不起瞋恚;可愛的境,不起貪染愛著。自制而不為外境所動,不隨之起舞,收攝心念,如龜躲藏在龜殼中,野狼想吃它也沒辦法。最後佛陀總結說:「烏龜害怕野狼,為保命而躲藏於龜殼內。比丘善於收攝心念,守護好根門,心不再依附外境,也不會被外境干擾,專注於防護根門,無需再言說。」

上文中,烏龜有保命的鎧甲,讓自己免受生命的威脅。修行人守護六根,收攝心念,當如烏龜藏六於殼中,不因外境而擾亂身心障礙修道,不讓魔有機可乘。

六根是外境進入身心的主要門戶,對於眼所見、耳所聽、鼻所嗅、舌所嘗、身所觸、意所思,若無警覺心,攝心念住的話,就會追逐外境打轉,與之共舞又或沉溺其中。

語言能激勵人心也能傷人於無形,有時話聲雖已隨風飄過,但心就是過不了。經中將八種牽動人心的境界稱為八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無形的風,對我們身心損害太大了,請記得防護好六個門戶,不執取外境,不為所動,就能安穩自在了。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一路好走,寶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06:5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