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2
- 最後登錄
- 2024-1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3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62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華嚴經》淨行品中,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如何才能使煩惱眾生,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菩薩答曰:“善用其心”──用自己的心。為此文殊師利菩薩為智首菩薩說淨行品,見到一種境界就發一個願,智首菩薩見了一百四十種境界,發了一百四十個願。學佛並不是離開了日常生活之外,另外還有什麼好方法,佛所說的法就是覺悟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就在自己吃飯穿衣,乃至工作中去求去悟,看自己怎麼用自己的心。會用的,就能得到清淨心。
心是很微妙的,究竟我們的清淨心在那裡?有了這個問號,心就已經不清淨了,所以《楞嚴經》有七處徵心,心是在內或在外或在中間?心不在這些地方,心又在那裡呢?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清清楚楚就是清淨心,失去正念就是糊塗心,並不是離開了清淨心之外還有一個煩惱心、受心、想心、思惟心,要想從煩惱心中恢復自己本來的清淨心,就要清楚地認識這些,認識了之後,不隨著它轉,就能恢復清淨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