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辛二、釋行願相分二
壬一、隨本師學分二
癸一、明所學法分二
子一、從因至果之勝行
本師為娑婆教主,故文較詳,分:明所學法、總結二段。明所學法又分:子一、從因至果之勝行,子二、得果以後之大用。文中所說不出佛因地修行乃至證果入涅槃之殊勝妙用。
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
我等居五濁,就以娑婆教主來說。
「娑婆」,此云堪忍,有二義:一、眾生堪忍五濁諸苦,不思出離。二、佛菩薩堪忍剛強眾生,慈愍不捨而度化。理常說,今略。
「毗盧遮那」,即釋迦牟尼。因華嚴大經真身、應身平等不二,或說毗盧遮那,或言釋迦牟尼。平素說:毗盧遮那,法身佛,
光明遍照義。盧舍那,報身佛,淨滿義。釋迦牟尼,應身佛,能仁寂默義。在此,無二無別。
從初發心,精進不退。
經載:世尊最初於古釋迦佛前發心,古釋迦佛亦示現於無量劫前的五濁惡世,國名也叫娑婆,上首弟子是舍利弗、目犍連,
侍者名阿難。當時,今之世尊為陶師,見佛經過陶舍,心生渴仰,發願將來成佛,國土、名號、弟子等,與佛無異。歷劫勤修,
於二千多年前降生印度迦毗羅國(今尼泊爾),出家、修行、成道、度生,圓滿誓願。此是最初發心。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