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涵養身心之妙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5-15 17:58:47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涵養身心之妙

  人都希望受人喜愛,取勝的關鍵不在外貌上,而是內心散發出的氣質、風度和涵養。這樣的人,凡事講道、講理,不計較、不粗言,言行舉止,都能展現他的教養與修為,無論走到那裡,都會受人尊敬。如何涵養身心呢?可從以下四個方向著眼:

  第一、有德,人必尊之:南宋理學家朱熹說:「有德者,雖年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雖年高於我,我必遠之。」《大智度論》也云:「內心智德薄,外善以美言,譬如竹如內,但示有其外;內心智德厚,外善以法言,譬如妙金剛,中外力皆足。」可以說,一個人受敬重,與他的地位高低、年齡大小無大相干,而在於他是否有德。

  第二、有功,人必崇之:常言道:「功不可沒。」一個在自己的專長領域、本分事上付出心血,做出貢獻的人,必能為世人所推崇。像孫運璿先生,一生戮力,在其任內,帶動台灣交通發達、經濟起飛,造福人民百姓。如今,肉身雖然已經離開世間,但他的功勞卻留存史冊,受到廣大群眾的尊崇。

  第三、有容,人必附之:佛陀提出「眾生平等」,《金剛經》也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是要我們學習以無私的心胸容人、容事、容物。所以,佛陀門下弟子成道、發心度眾、為教奉獻者,不勝枚舉,不論王親國戚或販夫走卒,他都接納包容,至今,佛法得以在全世界蓬勃發展。心中容納多少,人心歸附就有多少!

  第四、有量,人必從之:做大事者,有容人的雅量,則所到之處無不寬廣。像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寬待調戲愛妾的將士,不予降罪,這名將士以奮勇為國,打敗敵軍來感恩圖報。語云:「宰相肚裡能撐船。」上位者有量,下位者必遵從;反之,心如窄巷,事事錙銖必較,如何獲得人心?因此,要獲得人心,首要條件是擁有如大海般的心量。

  如何涵養身心?唯在有德、有功、有容、有量。一旦具足,人們必定尊崇、歸附,而心嚮往之。以下這四點值得讓我們學習。

  第一、有德,人必尊之。

  第二、有功,人必崇之。

  第三、有容,人必附之。

  第四、有量,人必從之。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9 21:3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