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清朝歷史上鐵帽子王的來歷和地位真的如影視劇中一樣高大上嗎?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阿賴耶識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另類圖片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6-7 03:47:08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清朝歷史上鐵帽子王的來歷和地位真的如影視劇中一樣高大上嗎?

2020/06/07 來源:走在歷史的前沿
我們都知道清朝一共有276年,在這不到300年的歷史中,清朝前前後後一共出現了12個皇帝。但與皇帝出現數量一樣的還有清朝的一種爵位,這種爵位被人們稱為「鐵帽子王」。其實鐵帽子王原本應該是非常少的,它的地位也是非常一般的,但到了慈禧執政時卻一下子封了三個「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是指清朝世襲罔替的王爵的一種俗稱,發端於清初,定製於乾隆。他們享有的特權有三,一是「世襲罔替」,隔代不降爵;二是俸祿優厚;三是賜予世襲罔替王府,又叫鐵帽子王府。「世襲罔替」民間俗稱為「鐵帽子王」,意思是他們的王冠永遠不會被換掉。


這十二位鐵帽子王中,有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子孫,分別為: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第二子)、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之侄)、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第十五子)、肅親王豪格(皇太極之子)、承澤親王碩塞(皇太極之子)、成親王岳托(代善之子)、穎親王薩哈廉(代善之子,王位後傳於其子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另外四位屬於恩封,他們是清代中後期在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自皇太極設立「鐵帽子王」制度始,經順治、康熙、雍正數朝,「八大鐵帽子王」已名存實亡。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見王爵制度紊亂,遂對其作了重新審定,把王爵分為「軍功」和「恩封」兩部分。凡是戰功所得王爵,一律「世襲罔替」;凡恩封得到的爵位「以次遞降」,即每襲一次降一等,至奉恩將軍截止。從此劃清了「鐵帽子王」與一般王爵的界限。

不過,清朝的鐵帽子可有點不太好戴,搞不好就會生鏽,甚至被領導把帽子扔地上。

以清初的八大鐵帽子王為例,在皇位繼承,權力較量中,幾乎都是被排出權力中心的悲慘結局。成親王岳托、莊親王碩塞、豫親王多鐸、潁親王勒克德渾(原為多羅郡王)均死於天花。



禮親王代善在皇太極時代、多爾袞時代均被無情打壓,甚至被迫殺掉一兒一孫。鄭親王濟爾哈朗算是結局最好的,只是被多爾袞排擠出權力中心。肅親王豪格,後來被多爾袞投入監獄,兩個月後被作掉。多爾袞和多鐸兄弟倆更是極為過分,將豪格的妻妾瓜分,據為己有。睿親王多爾袞死後,被順治帝剝奪一切榮譽,挖掘墳墓鞭屍。在後代繼承的時候,也是經常出現"么蛾子",清朝大領導看你不舒服了,就會各種理由降爵奪祿。比如岳托的兒子羅洛宏,因為嗜酒妄議,在皇帝宸妃喪期內搞絲竹娛樂活動,被削爵;代善的兒子滿達海,因為曾占有多爾袞家財物,爵位降為貝勒,後來墓碑被推倒……

無情最是帝王家,即使貴如鐵帽子王,也要接受現實的鞭撻和教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阿賴耶識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1 06: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