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四事行普:八萬四千法門,無邊勝行,無不行故,即事門隨相行。
五理行普:隨所修行,深入無際,窮徹理原,即理門離相行。
六無礙行普:事理二行,互相交徹,圓融無礙。
七融通行普:隨修二行,必攝法性,故一行中具足一切行,即事事無礙行。
八所起大用普:所起大用,一一周遍法界,無論事法界,理法界,事理無礙法界,或事事無礙法界,無不該攝,即起用周遍行。
九所行處普:於無邊微塵國土中,凡修一行,皆具足一切行,即攝前八門遍帝網剎而修行。如經中偈云:「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是名所行普。
十修行時普:窮盡三世,念念圓融,如經言:「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能以最短之一念,入於最長之一劫;於最長的一劫,入於最短的一念。念劫圓融,長短無礙,是修行時普。
菩薩修因證果,無論智斷,行用,事理,時處,無不皆普,因名普賢。
「行願」,行是身行;願是心願。心懷如是願,身行如是行,由願與行,相資成事,名為行願。可以說:願是理想、是抱負;行是行動,是實踐。
行願,就是從實際行動中,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使自己的願行一致,實踐與理想統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