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1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1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與德是什麼關係?
老子的思想是探討“道”和“德”的含義,以及“道”和“德”的關係的學說,其本質涉及的是宇宙萬事萬物的起始、衍變及衍變的規律,並據此提出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會之間相處的“至善”原則。
《道德經》第21章,老子用詩樣的語言描述了道與德的關係和大道的品格,並由此創造了他的唯道觀。道與德是什麼關係呢?老子開章明義:「孔德之容,唯道是從。」老子這裏所說的「孔德」,是指空虛無為的「上德」。「容」是對上德包容精神的比喻。因為大道無形無名,只有從德中才能體現道的體性,正所謂物之得於道者便是「德」。一個真正的上德之人,他的內涵只有一個東西:道。老子告訴我們萬物從德而德從道。道是恍惚的、無形的,德是有形的、有容的。道是一種能量,德是一種境界。道是不可捉摸的,德是真實可信的。道化成德來顯現,德通過道來充盈。順從道就是有德,違背道就是無德。德是有道者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是有道者的良知、品質、氣質。明大道者無不勝,重積德者無不克。「孔德之容,唯道是從」與「道生之,德蓄之」異曲同工,唯道是從者才能德化天下,循德而化者才能唯道是從。真正有道的大德之人,一言一行無不以道為根本法則。老子說:「夫唯道,善貸且成」(第四十一章)。強調唯有道才能使萬物善始善終。老子說:「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七十七章)。誰能拿自己的富餘去救助天下貧弱的人呢?只有那些得道的人。從老子的「唯道是從」到莊子的「唯道集虛」,形成了「萬有唯道所生,萬有唯道所成,道在萬有之中,萬有唯道所主」的唯道觀。
萬物都是循德而化的,而德還不是那個最根本的本源,德是「唯道是從」的,道才是無始之始的本源、本體和本根。道是什麼樣的?老子說「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一段詩樣語言既是對道屬性特徵的生動描述,又是對道生化機理的形象比喻。混然一氣的真常之道,充滿宇宙乾坤,雖恍恍惚惚,卻無處不在,蘊含着生生不息的無限生機。人在入靜的時候,達到這種恍恍惚惚、無我無欲狀態時,就可以感受到其中有像、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當一個人修煉達到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的境界時,就能感受到其中有精,這個精是精誠的精、精華的精、精氣神的精。這個精是虛中着實、無中生有,真實存在的。這個「信」的涵義是真實、質樸、至誠,於人而言,心行如一、言行一致即為信。而要做到心行如一、言行一致的唯一途徑就是「唯道是從」。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大道參天地造化之機,不生不滅,永恆存在。從古至今,真理只有一個,這就是被稱為萬物之父的道(眾甫者,眾父也),憑藉道,我們就可以認識萬物的本源。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