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4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舊史新說:從和氏璧到傳國玉璽,完璧歸趙的背後發生了什麼?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8-6 02:35:45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舊史新說:從和氏璧到傳國玉璽,完璧歸趙的背後發生了什麼?

2020/08/05 來源:玉雕匠人衛喜珍
在遙遠的戰國時代,趙國的藺相如接到了一個困難的任務,把和氏璧安全的從秦國帶回來,或者用它換到秦王許諾的十五座城市。相如也知道秦王只是貪圖寶物,並不是真的願意交換。通過自己的機巧應變,他成功的將和氏璧完整地送回了趙國邯鄲。




「完璧歸趙」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然而在這之後,和氏璧的身世卻變得撲朔迷離,那麼在成語故事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由於和氏璧早已失傳,喜珍只能通過有限的史料記載,來還原價值連城的「天下共寶」之離奇遭遇。

和氏璧下落之謎

在完璧歸趙之後,另一位有名的秦王統一了天下,而故事在這裡出現了一個歷史性的拐點,主流觀點認為秦始皇將這塊天下最珍貴的和氏璧,改制成了傳國玉璽。




我們先將這點擱置,根據史料記載,秦始皇確實曾令玉匠雕琢過皇帝玉璽,上有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並由丞相李斯親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大篆。


時過境遷,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反手將玉璽獻於劉邦。而到漢末董卓之亂,玉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統一之後再傳魏、晉皇室。隋亡後,御璽被蕭皇后帶往突厥,一直到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玉璽才被尋回。在流傳之中,這枚傳奇的玉璽也有了「傳國」之實。




最後一個擁有它的皇帝是五代後唐皇帝李從珂,而在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他選擇在宮裡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一併投入火中。從此,玉璽神秘失蹤,關於它的下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兩種合理的猜測

1、猜測認為和氏璧其實並沒有流傳下去,而是作為隨葬品與秦始皇一起埋葬了,並沒有製成玉璽流傳後世。


2、猜測認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戰爭已經下落不明,項羽曾率兵進攻咸陽,大火焚燒阿房宮,同時掠奪寶物、美女,和氏璧可能也在其中。而在楚漢戰爭中,項羽兵敗,玉璽或許就藏在項羽的都城,也可能丟失在項羽戰死的垓下。

和氏璧是不是傳國玉璽?

雖然大部分人認為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改制的,但是,如果了解戰國時期玉璧的形制,就會明白用玉璧來改制玉璽,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玉璧作為一種禮器,是歷史最悠久、厚重的古玉之一。史書典籍《爾雅·釋器》中,對玉璧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這說明了玉璧是一種圓形、片狀、中部有孔的玉器,並且這一形制從石器時代一直延續至今。因此先秦時期的玉璧也保持著這種特徵。

而在大型的玉璧中,如良渚文化的玉璧,已經是非常罕見的了。




外徑22.1cm,內徑4.2cm,厚1cm 北京故宮博物院

但是無論玉璧多大,厚度都是絕對改制玉器規格的重要指標。戰國時期玉璧厚度最多為1cm,無論怎麼操作都是改不成玉璽的。如果傳說是真的,從推算來看,和氏璧的厚度應在10cm以上。


秦代「王猷私印」玉印
而反過來看璽印,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其規格也有著一定的標準。通常秦代玉璽多為方形,直徑在2cm-3cm之間,且作覆斗形,紐下有孔,便於攜帶。




大家都知道,秦王掃六合之後,對語言、制度等都進行了統一,有「書同文、車同軌」的說法。所以很難想像,在這種情況下,皇帝的「傳國玉璽」會小於當時人們常用的印璽。


因此,用和氏璧來改制「傳國玉璽」的傳說,很可能只是為了借和氏璧的盛名。這樣看來,玉璽之後的傳奇遭遇,也只是它自身的故事。真實歷史下的和氏璧與傳國玉璽,可能沒有任何關係。

和氏璧的玉種之謎

關於和氏璧是什麼玉製作而成的,有著很多種說法。常見的說法有和田玉、藍田玉、翡翠等,根據史料和地質研究來看,很可能這些都是錯誤的看法。


首先我們看和氏璧的產地,荊山位於今安徽省懷遠縣,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淮水》中記載:「平阿縣有當塗山,淮出於荊山之左,當塗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西揚濤北注之。」根據這個產地,我們就可以直接排除和氏璧是和田玉的說法。


藍田玉

根據史書中關於和氏璧的外觀描述,可以進一步確認。「藍田玉」一般產於陝西,古時已應用廣泛,不可能如和氏璧那樣「物以稀為貴」。而翡翠之說也不足為信,因為它是在明清才傳入中國的。


那麼和氏璧到底是什麼玉種的呢?地質界和考古界認為和氏璧有「變彩」的特徵,而根據地質學家章鴻釗在《石雅》中的描述,認定和氏璧是產於荊山的月光石(也稱為拉長石)。


月光石

這是因為記載中和氏璧具有碧綠和潔白的閃光,且需要轉動才會出現。這與月光石的特點比較一致,同時也是區別於「溫潤中正」的和田玉的地方,文史學家、地質考古學家一致傾向此說。


卞和泣玉的傳說

總結來說,和氏璧可能是一種月光石玉璧,如今已經失傳,並且和傳國玉璽沒有直接關聯。然而以它的神秘傳說和離奇經歷,如果沒有消失,肯定是真正的無價之寶。和氏璧的存在影響了中華玉文化,甚至影響了中國的歷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7 15:2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