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原生地帶II 陳聖頌
原生地帶II
陳聖頌
年代:1994
尺寸:150 × 200 cm
媒材技術:油彩、畫布
類別:油畫
藝 術 家 小 傳
1954年出生。從小喜歡繪畫的他,常在課本上塗鴉,在糖廠擔任會計的父親,為滿足他的興趣,會帶回廢棄的帳冊供他使用,陳聖頌每每如獲至寶。 唸雄中的時候,父親希望陳聖頌以成大建築系為第一志願,然而他卻悄悄地為自己決定了學習美術的志向,採取先斬後奏的方式,為了要考美術系,他跟著雄中的美術老師羅清雲學畫。考上國立師範大學後,幸運的他,先後有廖繼春、李石樵、李梅樹、席德進等前輩畫家指導,使他在美術的學習階段,紮下了厚實的基礎。 1976年師範大學畢業後,陳聖頌曾跟著李仲生研究現代繪畫,李仲生的創作觀念,給了他極大的啟發。1983年陳聖頌離開台灣前往歐洲。29歲,為了更進一步學習,他進了義大利的羅馬藝術學院繪畫系就讀,在那裡他接觸了八○年代的超前衛藝術、新表現主義與貧窮藝術等各種藝術樣貌,興起他對藝術與環境之間的關心。 四年後拿到學位,他留在羅馬,花了很長的時間,去了解當地藝術家如何創作出符合時代的藝術作品,1990年他在羅馬Edicola實驗藝術空間與義大利 Spello ,Dellefoglie畫廊舉辦個展,在此之前,他也曾於1981~88年,在台灣與其他藝術家合辦過多次聯展。1990年後他從義大利返回台灣,先後舉辦了多次個展。而1993年獲第三屆李仲生基金會現代繪畫創作獎,更是肯定了他在繪畫上的努力與成就。 他的繪畫,從具象、半具象、半抽象而抽象,早期繪畫的色彩基調為黑、灰、白,因為那是所有色彩的凝煉,畫面中的黃、綠與深褐色是具體的情感,到後來,在他的畫面裡,土地的顏色愈來愈濃。他的繪畫不強調表現性,而是敘述性的一種呈現,線條對他來說,不單是觀念上的線條,更是濃縮視覺上的運動和空間。 對他來說,土地提供了生命的養分,也是他創作的動力,去國多年的他,面對世界的多元藝術的衝擊與反思,難免懷著濃濃的鄉愁,這份鄉愁不但是對家鄉土地的孺慕,還包括了他對美好時光逝去的深深眷戀,這種情感愈來愈明顯的呈現於他後來的繪畫上。
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