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4-1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560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佔有的掙扎
好萊塢得獎的舞台劇「悲憐上帝的女兒」,描述一個原本看似愛的行動,最後卻出錯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很有靈性,卻聽不到的女孩。這個女孩很聰明、敏感,也受了很多傷,因此拒絕所有想要幫助她的人。直到一個很有天份,跟她年紀相近的老師出現,終於能走進她的世界。一度她拒絕這個老師的愛與想要幫她的努力,但最後,這個女孩開始相信他,打開自己的心門。他們墜入了情網,看來這個老師成功地幫助她回到這個世界。
之後,故事急轉直下。他們兩個之間的關係愈來愈緊張。這個女孩很內疚,她應該要心懷感激的,但卻發現怨懟和憤怒在她心中滋長。而這個老師,也覺得很生氣。他這麼想要幫助這個女孩,卻被她拒於門外。兩人之間的緊張愈演愈烈,充斥著憤怒、吼叫、指責,而最後,兩人突然冷靜了下來。
在冷靜之中,女孩告訴這個老師,她覺得自己很糟,他為自己做了那麼多,她卻沒有心存感激。而這個老師也在兩人之間的風暴中,懂了女孩的怨懟是什麼了。他大概是這麼詮釋的:「我以為自己是一個好老師,全心全意地愛著妳。但現在我發現,我所做的這些,目的是要告訴妳:『成長,可是不要成長到不再需要我;認識自己,但不要比我認識的妳還要多;自由地做選擇,但不要忘了我的期望。』我願意愛妳,幫助妳,…只要妳照我說的做。」
或許,我們內在(心理上、道德上、靈性上)最深之處的掙扎主題,就是佔有欲,以及那引發佔有欲的躁動、嫉妒和操控。或許,我們的DNA中本來就有想要擁有美麗事物、將所愛據為己有的欲望。從小嬰兒沒有得到母親的注意而哭鬧不休,到成人在「性」上表現出的嫉妒,我們很難想像一個人被事物吸引,卻只有感謝與崇敬的心情湧出,沒有佔有的渴望。
因為這個原因,面對美與愛,我們本該感覺很好,卻常常覺得焦躁、痴迷、嫉妒。艾蒂•赫勒森(Etty Hillesum)在她的自傳《被打斷的人生》(An Interrrupted Life)中,生動地描述這樣的情況:
現在我遇到了一些在我內在本質的東西了。當我看到一朵美麗的花時,我最想做的是把它印在我心上,充份吸納它的美。看到一片美麗的風景時,也有同樣的渴望,只是更難做到。我太感性了,在寫作上也太貪心了。我嚮往所有看得到的美麗事物,並且渴望擁有它。然而,這令人痛苦的渴望永遠得不到滿足,我想望的事情永遠無法達成,於是我喚起了我創造的能力。我相信這強烈的動機,讓我創作出許多好作品。突然之間,我裡面有一些改變,只有天主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今天早上我想起,前幾天夜裡,我繞著溜冰俱樂部散步的經驗。那正是薄暮時分,天空染上了淡淡的色彩,房屋的翦影有著神祕的味道,光線透過樹枝射出,讓那些樹彷彿動了起來。過去曾有過的相同經驗,清清楚楚地跳進了我的意識中。之後,所有的美突然不見了,好像一根刺刺進了我心中,我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接著,我覺得我需要用筆寫下來,用詩句描繪這景色,但卻一點靈感也沒有。我覺得糟透了,最終只能沈浸在痛苦和疲憊之中。當時這個經驗吸光了我的能量......,可是,我發現我內在有著被美充滿的喜悅......,我不再想要擁有它了。於是,我開開心心地走回家。
對於我們的佔有欲,到底該怎麼辦?不管在靈修上,或是心理學上都同意,答案就在健康、成熟的人格─欣賞卻不佔有,愛慕卻不操控。可是,說的比做的容易。我們沒法只靠「希望」不要有佔有欲,就能改變我們深層的本能(聖十字若望叫它們「我們的形上學」)。
所以呢,邁向成熟是一條要用一生努力的艱難道路。克服內在「擁有」那不休止的欲望,是生命最後的跨越。當我們不再那麼容易陷於嫉妒之時,我們就成了聖人。
在這之前,認出內在這樣的傾向是有好處的。至少,當你知道這毛病是怎麼來的,也就比較容易忍受它帶來的痛苦。
(天主教靜山靈修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