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不作不食
百丈懷海禪師,俗姓王(一說姓黃),唐朝福州長樂人。他自幼就喜愛參訪寺院,二十歲時,從西山慧照出家,後從南嶽的法朝和尚受具足戒。
懷海因居住於百丈山的絕頂,故又號百丈,他繼馬祖道一開創叢林之後,立下有系統的叢林清規,至今「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的典故,仍為人所傳頌。他所創立的百丈清規,天下叢林無不奉行,為禪宗史上劃時代之功績,宋朝時曾仿效之而創立書院。
懷海平日除了領眾修持之外,必定親執勞役,辛勤工作,就連生活瑣事,也從不肯假手他人。見寺中無水,他就運水;寺中無柴,他就去搬柴;所以運水搬柴,便是百丈無限的禪風。直至耄耋之齡,懷海仍然堅持每日下田耕種,上山擔柴。
雖說百丈山實行農禪生活,但弟子們不忍心年老的師父,晚年還依然從事粗重的工作,因此,寺裡的大眾一致請求懷海不必隨眾工作,並且指派侍者照料師父的生活起居。
然而懷海婉拒了弟子們的好意,並堅決地說道:「我無德豈敢勞人。人生在世,若不親自勞動,豈不成為廢人。」
弟子見無法阻止懷海上山下田的決心,只得偷偷藏起他的扁擔、鋤頭等農具,使他無法工作。第二天,懷海因為找不到農具,便沒有隨眾參與勞務,可是當天他也不進齋堂用餐。弟子驚慌地前去請示師父緣由,懷海說:「我今日既然沒有去工作,哪能吃飯呢?」弟子不得已,只好取出農具還給他。
懷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已成為千古的模範。
釋初參曰:古德先賢,把工作看成和吃飯一樣重要;如果出家,只圖清閒,稍有一點地位,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做什麼事,都要呼徒喚眾,自身不肯發心工作,長此以往,佛教能夠興旺、發展嗎?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