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8-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70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38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宣講公義
華人教會重視今年是馬禮遜來華二百年,不同教會團體紛紛舉行連串記念馬禮遜的大小聚會。然而, 我們作為全球基督宗教的一員,不能忽略的是今年也是英國國會通過禁運奴隸法案二百周年,歐美教會將舉行各項記念活動,為要喚醒信徒關注現今仍有二千七百萬人活在「奴役 」之中。一套以英國國會議員威伯福斯 (William Wilberforce) 爭取社會公義事跡的影片《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 本月在歐美上映,講述的正是那年代一群基督徒實踐公義 的使命。
本港教會承受著華人教會文化影響,不分派系,皆重「私義」(個人與神關係) 而輕「公義」(指個人與別人或社群之間關係)。自由派的偏差是以「以愛行義」取代了教會一直 持守的「因信稱義」;然而福音派對福音的理解不足,造成了只講廉價恩典,卻不明白公義原是福音不可分割的部分。倘若上帝不是公義的,我們就毋須畏罪而悔改,基督也不需 走上十字架,為世人背負罪責,要滿足上帝公義的要求。
就筆者接觸,本港教會宣講公義的信息越來越少;近年來流行的多是安慰心靈的、或是激勵心志的講章。不少教牧怯於宣講聖經的公義要求,而信徒也不曉得以公義的標準思 考倫理課題,難怪教會對不義之事,無動於衷 !
由舊約社會至新約教會,聖經不乏有關「公義」(或正義) 的論述;可惜《聖經和合本》與《聖經新譯本》在若干經文翻譯中,以「公平」或「公理」代替了「公義」;神清楚宣告 : 「因為我耶和華喜愛公平。」(賽61:8),這裡筆者認為「公義」是更恰當的翻譯。耶穌引用舊約以賽亞書 42:4,表白至終「叫公理得勝」(太12:20),即「公義必勝」。「公義 」不等同平等,指向的是公正公平、廉潔守法、維護法治、持守承諾,尊重人權、保障弱小等。
上帝子民對一切執政者的衡量標準不是務實或願景、民生或民主,乃是公義的原則 (撒下15:1-6; 王上3:4-28)。詩篇72篇正是神的子民為執政者代禱,祈求耶和華賜予世上執政者 秉行公義;而詩篇82篇則為法治代禱 :「你們當為貧寒的人和孤兒伸冤.當為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當保護貧寒和窮乏的人、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手。」(詩82:3-4) 整本聖經不 乏公義的要求,可惜是那些聲稱尊重聖經教導的教會,有意或無意地刪減了部分,於是我們甚少在教會內外聽到「公義的呼喊」!
(基督日報)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