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90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400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祭孔的菜色
曾在介紹餐具的時候,已經說過祭孔菜色共27道,台北孔廟擺法係根據明朝李之藻所寫的《頖宮禮樂疏》,據說擺法除按一葷一素之原則擺放外,並按味道之相合與否擺在相對位置,真是相當考究,想必這其中應該有名廚的參與吧!
昨天已經先介紹過太羹、和羹、黍、稷、稻、梁,今天繼續介紹其它好菜。
一、形鹽:裝在「籩」裡面,乃五味之首,用岩鹽堆疊成虎的形狀,左傳裡面說大賓客才可用形鹽,小賓客只能用散鹽,不過上課時因圖片拍攝離供桌有段距離,看不出是否有虎的形狀。
二、稿魚:就是魚乾,也是裝在「籩」中。
三、棗子:裝於「籩」,新鮮或曬乾的皆可,原則是要乾淨。
四、栗子:裝於「籩」,新鮮或曬乾的皆可,原則是要乾淨。
五、榛:榛樹的果實,裝於「籩」,新鮮或曬乾的皆可,原則是要乾淨。
六、菱:就是菱角,裝於「籩」。
七、芡:就是芡實,睡蓮科的植物,裝於「籩」,新鮮或曬乾的皆可,原則是要乾淨。
八、鹿脯:裝於「籩」,脯ㄈㄨˇ是條狀的肉乾,就是古代用來當學費的「束脩」。
九、白餅:裝於「籩」,用稻或小麥的粉做成,內包糖餡。
十、黑餅:裝於「籩」,用黍或蕎麥的粉做成,內包糖餡。
十一、韭菹:裝於「豆」,用韭製成之泡菜,菹ㄐㄩ指泡菜類的食物,切成四寸長者。
十二、醓醢:裝於「豆」,醓ㄊㄢˇ是肉汁,醢ㄏㄞˇ是肉醬,此道菜用豬腿肉製成,古代只有貴族有能力食用。
十三、菁菹:蕪菁做的泡菜。
十四、鹿醢:裝於「豆」,就是鹿肉醬。
十五、芹菹:裝於「豆」,芹菜製的泡菜。
十六、兔醢:裝於「豆」,兔肉醬。
十七、筍菹:裝於「豆」,筍製成的泡菜。
十八、魚醢:裝於「豆」,魚肉醬。
十九、脾析:裝於「豆」,牛的胃,毛肚的意思。
二十、豚胉:裝於「豆」,豬的肩膀或兩脅(兩側)之肉。
加上昨日介紹之七道共二十七道,另外還有太牢,也就是指全牛、全豬、全羊,為孔子專用,其餘先賢只能用少牢,就是去掉全牛稱為少牢,而且羊和豬也非全牲,只是切片而已。
目前台北孔廟已經改用素太牢,因此,沒有智慧毛可拔,改為發智慧糕,糕有蘊含「高」之意味在內。
從祭孔菜色來看,有葷有素,有水果有甜點,還有濃湯(羹)、飲料(酒),而且氣味相配,真是豐富,或許,可以請營養師來研究研究,搞不好還很有健康概念哦。
(樂風的民藝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