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3-13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552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985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旗山裕民祠 保鎮護民有神蹟
波新聞 2023/02/18 14:16
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高雄市旗山區往內門區,欲進入旗山監理處的左方處,有一間不起眼的廟祠「裕民祠」,主祀「游連居翁」,祠堂雖不大,卻蘊藏著一段「外地人」捍衛保護「本地人」的感人神蹟軼事!
87歲湯玉輝,以前在電信局服務,退休後,自80年起,每日早、晚在此服務,奉香、敬茶、擦拭案桌,維護四周環境,吹風下雨,從不間斷,至為虔誠。
湯玉輝娓娓述說,「裕民祠」恭奉主祀「游連居翁」的感人由來。
湯玉輝說,清朝末年,許多屏東里港居民,渡過高屏溪,過了旗尾溪後,一定路經此地,欲前往台南補貨經商做生意,然後沿著現在旗山監理處前方,往內門方向,翻山越嶺走路去台南。
當時,有位里港鄉民名「游連居」者,也是經常往來此路徑到台南補貨。不意,某日行走路過時,卻遭流民殺害,身上財物被劫一空,屍體拋丟在附近,幸善心人士收屍掩埋,始免暴露在外。
日治時期以後,道路交通逐漸開闢,已有公路開通,經龍崎往台南。政府遷台之後,這條道路成為旗山、美濃、里港地區前往台南的幹道。交通日益繁忙,不在話下。
由「裕民祠」現址往右轉,上坡路段前往內門;下坡路段則筆直陡坡,稍一不慎剎車不及,經常發生車禍,肇致傷亡,形成危險路段。
說也奇怪,有一段時日,車禍及傷亡民眾突然減少,交通頓時平靜、安全。
附近居民似有「感覺」係「游連居翁」暗中「庇佑」,使此處車禍與傷亡人數逐日減少,而萌「報恩回饋」念頭。
於是,約在民國60年左右,先在其遇害處,豎立簡單牌位祭祀,爾後二度再移至前方不遠處,迄至民國71年春月第三度遷移至現址,由虔誠信眾鳩資,幾百幾千捐款後興建「裕民祠」,供「游連居翁」安居下來,並立牌位,信眾得以在此供俸答謝「游連居翁」,默默為過往民眾及鎮民「守護」之辛勞。
信眾堅定認為,「游連居翁」已經「得道」,故能大顯「神通」庇佑蟻民。
湯玉輝先生,民國80年電信局退休後,就到「裕民祠」,每日早晚向「游連居翁」奉香、敬茶,不曾中斷。
民國90年3月21日,信眾再鳩資重建修繕一座金爐。
湯玉輝老先生說,曾有乩童降駕,「游連居」說其是「里港人」無誤。
湯玉輝說,曾有一位居住旗尾供俸濟公活佛的信女,到此言說稱,濟公師父選定「裕民祠」作為「五營」的「中營」。
「裕民祠」的左右對聯:「福庇萬民沾德澤・壽添合境仰靈庥」,上方橫批「保鎮戶民」,「游連居翁」牌位左右聯:「連建靈祠安四境・居占福地庇群生」。
一介「外地人」蟻民遭遇不幸,亡故他鄉,得以被「本地人」視為「得道神祇」緬懷,立牌位供俸,雖僅傳言,然神蹟「昭顯」,自有在地鄉親「感應」,義勇精神長存,萬世香煙不歇。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