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5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今年端午不一般,老話說「黑兔雙春年,二人躲端午」,為何要躲?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6-22 01:46:47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今年端午不一般,老話說「黑兔雙春年,二人躲端午」,為何要躲?

2023/06/21 來源:戲曲傳承社

古語云,「黑兔雙春年,二人躲端午」,而這2023年正巧就是這傳說中的黑兔雙春年。那麼什麼是「黑兔雙春年」呢?又哪兩種人要躲端午呢?他們為何要躲呢?

農曆公曆,如何相合?
先來講一講這前半句,什麼叫做「黑土雙春年」?雙春年,指的是在一年之中經歷了兩次立春,這也是中國曆法中特有的一種現象。

由於古代中國的勞動人民使用的是農曆紀年法,是根據月亮的盈虧去計算太陽年周期的曆法。古人在夜觀月相,發現從初月到滿月的時間是29.5306天。


在月亮圓缺了12個月後便是完整的一年,因此,陰曆一年是354.3672天。但是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使用的卻是公曆紀年法,一年共有365天。

但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農曆與公曆完整一年天數是對不上的,足足相差了11天還多一點。為了讓陰陽曆的天數相同,古人就創造出了「置閏法」。

這種「置閏」有著不同的計算方式,一種是在適當的公曆紀年中設置閏年,因此,才會出現「4年一閏」的說法。


還有一種農曆置閏的方式,但在農曆中安插的不是閏年,而是閏月,並且這個閏月具體會落到哪個農曆月份之前也是不確定的,要根據具體的年份來看的。

農曆中置閏月的方法就是在某一個月後面增加一個「閏月」,以此讓農曆年與公曆年的天數保持同步。

那麼,什麼能決定閏月呢?答案是24節氣。這24節氣其實被分成了12節和12氣,這就意味著每一個農曆月份中都會經歷1個節和1個氣,就拿二月來舉例吧。


二月中有著「驚蟄」和「春分」,前一個就是「節」,後一個則是「氣」。但是古人不會直接叫它們「節」或者「氣」,而是會將前者稱作是「節氣」,後者叫做為「中氣」。

由於兩個中氣和兩個節氣之間的時間間隔為30.43天,但是一個農曆月的時間卻只有29.53天,兩者之間存在著將近1天的差距。

這也就代表著如果當一個月的中氣正好是月末,那麼下一個月的中氣就會出現在下下個月的月初。因此,失去了中氣的這個月,古人就將其定性為「閏月」。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三月只有「清明」這個節氣,「穀雨」落到了四月才出現。那麼,在這個時候,三月就不再是三月了,而是農曆中的「閏二月」。

古人規定,沒有了中氣的農曆月是不能成為獨立月份的,只能作為前一個月的閏月,也就是多出來的一個月份。

黑兔雙春年
閏月產生後也會導致這樣的一種情況,原本一年中是有24節氣的,會由立春節氣開啟嶄新的一年。

可是閏月的存在就會讓這一年的農曆年多出一個月份,如此就會致使原本應該出現在來年年初的「立春」會在這一年的年末降臨。由於這一年經歷了兩次立春,就被叫做是「雙春年」。


那麼,「黑兔」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就要從天干地支開始講起,天干共有10個分類,地支則有12個分類,將其組合在一起就是古人推演時辰年份的「干支紀年法」了。

在這種紀年算法中,2023年代表的是癸卯年。而在古代的風水五行學說中,「癸」為水,色為黑,「卯」兔,因此組合在一起,這2023年就是所謂的「黑兔雙春年」了。

接著再來看下一句「二人躲端午」,為什麼偏偏躲的是端午呢?首先,端午是農曆紀年中的一個傳統節日。由於今年會出現雙春和閏二月的情況,致使今年的節氣會比往年要提前近20天出現。

但是端午節卻是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的。所以,如果用公曆的視角來看的話,2023年的端午要比去年晚個20天左右。去年的端午是在6月3日,但今年的卻是在6月22日。

在中國北方的民俗中將農曆五月看作是毒月,因為這個時候入夏了,天氣會變得無比炎熱。而在這毒月中,端午又被認作是九毒日之首。因此,古人認為有兩種人必須躲開這酷熱至極的端午。

二人躲端午
第一種是已經出嫁的女兒必須要回到娘家躲開端午。在陰陽五行學說中,女人屬陰,是會被這象徵著「至陽」的端午給傷害到。所以,她們才需要避開這個日子。


另外,由於男人屬陽,如果夫妻在五月還生活在一起的話,肯定會有接觸。在「盛陽」月份與丈夫行周公之禮的話,在古人看來,女子會被這毒陽氣損傷到身體根本。

因此,為了減少夫妻在一起的時間,古人才會奉勸這類的女子在雙春年的端午回自己家待一段時間。等到了端午盛夏過去,再回到丈夫的身邊也不遲。

第二種要躲避端午的是小朋友。與成年人不同,小孩子的身體發育尚不完全,一旦過久地暴露在炎熱的氣溫下,他們的身體肯定是吃不消的。


所以,為了防止小朋友會在雙年春端午這天曬到中暑,古人才會讓他們「避端午」的。如果他們能夠呆在家中陰涼的環境下,等到炎炎端午過去再出門的話,他們也就不會被暑氣給灼傷了。

這也是因為古時候的醫療水平不甚發達,沒有針對暑熱之症的有效藥物。一旦得了暑熱,很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因此,為了減少小孩子因暑氣而生病出現的概率,古人才會發出「避端午」的告誡。


可能在現代人看來,「黑兔雙春年,二人躲端午」是有著迷信思想在裡面的,但這句俗語是古人流傳下來的規矩,是他們在認識自然的時候總結出的經驗,所以還是有一定的借鑑成分在的。

畢竟,烈日炎炎,出門在外的話還是要當心中暑的。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05: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