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婚竟是創業第一桶金?羅漢腳的翻身機會? 翻轉路邊紅包不要撿
撰寫《一歷百憂解》的著名歷史老師李文成,日前上某YouTube頻道談台灣過往一民間習俗「冥婚」。究竟為何,明知道撿了紅包就會有人出來叫「姊夫」,還是有那麼多的男性中招?就讓我們來瞭解一下羅漢腳心目中的「第一桶金」!
▲民間習俗「冥婚」。(示意圖/三立新聞網)
李文成表示,冥婚這項習俗反映了當時社會普遍可見的幾件事,一是當時的醫療條件不佳,才會有這麼多年輕夭折的女性。因過往習俗中,未嫁娶夭折的女性不能放神主牌到神桌供奉,父母會擔心未來無人供奉,於是到了該女子適婚年齡時,便會將其生辰八字或是指甲、頭髮等物放入紅包袋中,放置田間小路等待有緣人的出現。
▲路邊的紅包不要隨便撿。(示意圖/三立新聞網)
他也提到,這樣的習俗其實是「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的,但為何還是會有人去撿拾地上的紅包?就是因爲在清代大量的羅漢腳移民來台,身無分文的同時也沒有依靠,撿拾紅包需要「冥婚」沒錯,但除了在陰間多了一個妻子外,於陽間部分他可以得到女方家屬給予的聘禮,也多了「娘家」的依靠。
▲李文成談民間習俗「冥婚」。(示意圖/翻攝自YouTube「單程旅行社」頻道)
以現實功利層面來說,除了隱性「脫單」,創業的第一桶金就此到手,等於在整個社會網絡中,他原先是一個游離的存在,自此後便嵌入了這個移民體系中,有了身份、地位、財富以及娘家的存在,想要再娶個陽間的妻子就比原先要來得容易許多。
過去台灣移民社會的獨特氛圍,使得冥婚這項習俗延續至今,此種互利共生的文化習俗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有興趣的神粉們可以上網搜尋頻道來觀看更多,如果有其他有趣的故事也歡迎與我們分享唷!
(三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