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3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用藥資訊] 青春不「藥」痘! 食藥署點5藥物恐致痤瘡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3-2 01:12:37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青春不「藥」痘! 食藥署點5藥物恐致痤瘡

食藥署分享5種藥物可能有致痘風險,包含:類固醇、激素藥物、結核病藥物、導抗癌標靶藥物、鋰鹽;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吃藥後莫名長滿臉痘?食藥署在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彙整可能致痘藥物,包含類固醇、激素藥物、結核病藥物、導抗癌標靶藥物、鋰鹽(lithium)。另提醒,若有皮膚問題,仍然應該諮詢專業皮膚科醫生,並且提供近期有服用的保健食品或藥物讓醫師判斷。

類固醇:這類藥可以抑制身體的發炎反應,但也可能增加皮膚油脂分泌。過多的油脂會堵塞毛孔,導致痘痘。此類副作用通常與劑量有相關,減低劑量後即可改善,也可用治療痘痘的藥膏來治療。

激素藥物:一些激素藥物如同化性雄性類固醇(anabolic-androgenic steroids)或睾固酮 (testosterone)可能會影響體內激素的平衡,導致油脂分泌增加,引發痘痘。此類激素藥物有時不適合停藥,就可考慮使用A酸治療來痘痘。

鋰鹽:鋰鹽造成痘痘的機制尚未被完全理解,有些研究認為,鋰鹽可能增加皮膚中某些化學物質活性及發炎反應,導致痘痘發生。由於常見的痘痘治療藥物如口服A酸,可能會影響到鋰鹽的治療效果,而四環黴素類(tetracycline)藥品與鋰鹽有交互作用,所以治療的選擇很有限。

結核病藥物:用於結核病的藥物像異菸鹼醯肼(isoniazide),可以改變皮膚上細菌的組成或影響免疫反應,進而導致痘痘發生,通常停藥後可緩解。

抗癌標靶藥物:某些抗癌的標靶藥品,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等,有高機率發生藥物導致的痘痘。這是因為藥物抑制了表皮生長因子,導致皮膚異常生長或發炎,這類副作用會影響全身的皮膚。這樣的狀況必須使用類固醇或是抗生素來治療。至於某些治療痘痘的藥物如水楊酸,因為會加重皮膚的發炎反應,因此不適合用在這種情況。

來源:自由健康網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2 18:1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