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98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自我康復的關鍵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3-26 01:10:49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自我康復的關鍵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有一位叫雷迪加(Jeffrey Rediger)的醫生,專長是成人精神科,長期在哈佛大學任教。他也是一位成功的暢銷書作家和演講者。

雷迪加寫了一本書,中譯本名為《哈佛醫師教你喚醒自癒力》。 那是他根據一項歷時超過15年的研究成果寫成的報告,描述了啟動人體自我療癒能力的四大關鍵。(本書中譯本由台北平安叢書出版,英文書名為 Cured: The Remarkable Science and Stories of Spontaneous Healing and Recovery)

書中附上的第一個評論很能表達此書的特殊力量:「你可曾想過為甚麼有些人能奇蹟般地從疾病中復原,而其他人卻不行。這個問題看似如此神秘,神秘到我們經常以為根本就沒有能夠去理解這件事的途徑。但現在一切有了答案,本書將其中的道理與方法用優美的文字與個人的深度經歷呈現出來。」(約翰羅賓斯的評語)

那麼,本書提供的答案是甚麼?筆者在這裏先把答案直接告訴讀者。能夠擊退嚴重疾病,讓人回復健康的四大支柱是免疫系統、營養、壓力反應和身份認同。這個答案被形容為「新醫學模型基礎的發現」。而四項支柱當中,最關鍵的是身分認同。

有關營養方面,不少其他地方都有詳盡的討論,這裏不再多談。當然,很多人都能掌握現代營養知識,但他們能否有意志地,又安然地實踐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

有關免疫力的觀察,書中描述了一個例子。一位年輕的癌症患者,一旦得悉自己身罹重症後,很快就清楚地知道此時此刻的期望,就是讓自己康復。據病者自己描述,他頓時寧靜下來,心念澄澈。後來他的癌病很快康復起來。近乎奇蹟的康復,估計是的與心理狀態有關,並因而強化了這位病人的免疫能力。

這一個案例,還顯示了另一個可能相當重要的因素,就是病人如能強烈地感受到被愛,免疫力因此會大大增加。案例中的這位年輕人,在被診斷出快速康復的那幾天,曾經接受過年齡回溯催眠療法。在療程當中,他再度感受到曾祖母對他深厚且無條件的愛。本書作者雖沒有明確說明,但看來他相信被愛的強烈感受能傳送到免疫系統,使某些深層的生理機制恢復活力。

以下談一談有效的壓力反應對康復的重要性。作者宣稱,壓力就是康復的阻力!作者說:「只要你不阻礙身體,其實它有優異的自我修正能力小心處理。」

書中描述了一個個案, 病者在明白了壓力是各種疾病的來源後,決定好好應付它。她的做法是拋棄憎恨,原諒别人,讓嫌隙消散,不再把人生花在憎恨任何人上,不再浪費時間承受壓力或焦慮。

書中提到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發炎,而壓力跟發炎有很大關係。當發炎反應超出正常生理功能所能承受的範圍,就會造成組織破壞。作者提醒大家,如果我們希望自我療癒,那就不能忽視長期壓力與發炎之間的關係。要促進自我康復,就要減少壓力和焦慮。用心留意自己的壓力來源,處理好它,這對健康十分重要。

現代的行為健康方案中,有很多減壓的方法。靜坐、正念練習和按摩等,在各種情況下都可能有效。希望自癒的人,應用心找出對自己有效的模式。

最後要談到一個重要的關鍵了:身分認同。這個概念聽起來不容易理解。為甚麼身分認同對於自癒和康復那麼重要?

本書作者兼研究者從長期研究和眾多的個案當中發現,並不是下決心和努力注重營養和運動、 增強免疫力,以及設法減低壓力和焦慮就足夠。有很多人做「對」了以上事情,還是要生病、不能痊癒。

作者雷迪加發現,身分認同與免疫系統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他說,要在「最真誠的層次上」認識自己,培育讓身體健康的「土壤」。 這是甚麼意思呢?這是說,必須找出自己所需要的改變,探究自己的本質,不再事事受的他人觀感影響,不讓别人來定義自己,不再在乎别人的期待,而是依照對自己的全新認識徹底改變生活。這種新生活,最能有效遠離壓力,亦最有利於增強免疫力。

本書所提有關康復四大關鍵的內容暫時談到這裏。以下借用佛教的智慧作印證,希望對於療癒的過程帶來更多啟示。

《金剛經》開示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個無相。「我相」可看成個人與另一人相處而存在;「人相」則因有我相而存在;「眾生相」是從我與許多人相處而存在;「壽者相」是自我中心在時間上的延續。有相,即是牽念和執持着自己的成敗得失。這種執持,因為別人的存在而浮現出來的:別人怎樣看我?我在別人心中地位如何?諸如此類。如果我們能把自我價值的情執化解消融,便再無自我製造的煩惱,便能顯現出無我的大智慧以及平等的大慈悲。如此可以稱為無我、無相、無住、無念,一切都無,唯有智慧與慈悲。(以上參考了戴玉冰居士整理聖嚴法師的講座錄音。)

回顧本書作者提到自我療瘉的第四個支柱,即不再被別人定義自己的「身份認同」,正是《金剛經》所言「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境界。

佛教認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種痛苦。然而身體上生老病死的變化,只是假相而已。佛教就是教導我們怎樣超越這些假相。

聖嚴法師在《死亡並不可怕》中開示,如果我們想要超越生命的痛苦,就要學習不被生死的問題所困擾或束縛。佛教雖然強調從生到死都是苦,但並不像一般人所認為的那麼消極,相反的,還能夠幫助我們消融對死亡的畏懼。

本書到了最後,作者雷迪加提出了一些案例,指出「戰勝不治之症的人大多表示,面對自己的死亡是他們通往治療的路途上很重要的一步」。這是一個怎樣的機制呢?作者說:「面對自己的死亡後有很多好處:你不再感到害怕、你覺得身上的重擔消失了…你可以無拘無束地活著。」「你活在當下,你覺得感恩。」不需迴避,反而是面對死亡,知道它不可避免,反而騰出力量,做出徹底的改變,真誠地過活。

臨床記錄上,輕鬆面對死亡是自我療癒的有效機制。佛陀的教導,正是超越生死的智慧。佛教還教化我們積極生活的方法,例如奉行眾善,慈悲為懷。佛陀沒有像現代醫學般把超越生死和治病效果計算出一個關係數值,但提出數不盡的方法,教導眾生,當生命尚存時可以怎樣修福修慧,如何做到心無罣礙。佛陀不愧是一位大醫王。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6 00:1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