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2-4-22
- 最後登錄
- 2025-2-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51
- 閱讀權限
- 60
- 文章
- 396
- 相冊
- 2
- 日誌
- 19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红花 於 2024-10-22 01:02 編輯
(一)
接下來師父給大家講利生十戒
第一,謹言行以寡過。就是説講話和行爲要特別地謹慎才能少做錯事。你們去看看澳大利亞那些被施暴的女孩子,很多都是半夜出去穿着超短裙引起別人做壞事的。讓人家意識上先犯罪,導緻自己受害。
第二,節飲食以尊心。吃東西少的人是尊重自己的心,不會腦子不好。因爲腦子和心是連在一起的。
第三,省嗜好以養心。就是説你的嗜好越少,你的心就越平靜。心中越是沒有嗜好就越是沒有欲望,心就會越平靜。心不能平靜,怎麼修心呢?
第四,耐煩勞以儘心。一個人如果能夠忍耐、任勞任怨的話,這個人的心是很踏實的。是我做的,我實實在在做了,開心吧?菩薩的佛言佛語都是教我們怎麼做人。人有陽壽,非要拼命抽菸;叫你不要參加汽車比賽,非要去飆車;叫你開車當心一點,非要酒後駕車,才會産生噁果。菩薩教我們多勞動。勞動就是運動,勞動産生美。儘心儘力了你才會舒服,你就不會後悔,你就不會難過。
第五,慎喜怒以平氣。就是説開心的時候要特別謹慎,髮怒的時候也要特別當心,氣直接關繫到你的喜怒哀樂。生氣了、髮脾氣了、開心了、喜氣洋洋,都是你的氣在動啊。一個人如果沒有氣了不就死了嗎?人活着不就是一口氣嗎?所以要掌握好自己的這一口氣。所以喜和怒都要謹慎。今天髮脾氣之前好好想想:我這脾氣該不該髮?髮了是不是值得?會不會傷我身體?會不會傷我心上的人?我不要髮脾氣了。今天我喜的時候我開心了,開心過頭了照樣出事,因爲隨喜而來的就會有災禍。它就是陰陽,陰陽是相接的。一個人一輩子不會永遠順利,也不會永遠倒黴。人就是在理解喜怒的時候容易把喜事忘記,因爲他開心的時候他就不太感覺到正在開心。你們去試一試,看喜劇片你笑的時候,你自己沒感覺的,就隻知道開心。但是當一個人生氣的時候、難過的時候,他就知道我在難過、我真的過不去。人成即佛成。你做人像菩薩了,你不就是菩薩嗎?平氣,就是心平氣和。
(二)
第六,戒誇張以集事。一個人吹牛就叫誇張。明明一點點事情,他把它説成好大,也稱爲誇大。人活在世界上不要誇張。活在人間就把自己在人間的法號拿出來,跟人家是平等的。如果你們叫師父活菩薩,師父就和你們不平等了,師父自己就很難過。因爲你們拉開了和師父的距離和境界。做人不要把自己誇張。因爲你是在用靈魂、是用菩薩的智慧在救人,你肉體展示的東西不一定跟菩薩一樣。但是在説法的時候、在救人的時候,絶對是個真菩薩。你平時可以稍微講點笑話。師父昨天在走路時還隨緣救了一個人,講得他服服帖帖,呆在那兒了。這就是走到哪裡,救人救到哪裡,要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救人。來見師父的人是什麼樣,師父就説什麼話。不要居高臨下,要以集事。以集事就是説任何事情都是大家一起來把它做好。任何事情都是靠着大家的力量,你會錯嗎?如果你一個人做,你就有可能犯錯。集思廣益啊。這些精闢的語言是把佛法轉化成白話來救度衆生的,你們要好好學啊。
第七,崇退讓以合衆。就是説人在社會上要學會退讓。一個不懂得退讓的人是不合群的,是不能和大家在一起的。有什麼可傲慢的?你看有些強國想做國際警察,想打誰就打誰,結果也經常被人打,經濟衰退也是第一個,很多國家都不喜歡它。一個人也好,一個國家也好,一定要謙讓。“崇”就是崇尚、尊重、推廣的意思。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一步前途無量。很多人越讓,前途越好;越衝,前途越艱難。
第八,慎諾言以全信。就是説承諾要謹慎才能讓人家全方位地相信你。要想得到信任度,儘量不要去誇大,儘量不要説謊話。
第九,減耗費以惜福。 儘量減少你生活中的浪費和家裡的耗費,要珍惜福氣。人道爲什麼可以修上天,也可以下地獄?實際上人道是個很奇怪的道,這個道就是藉假修真的地方。如果你在人道狂修,你也許永遠不會到下麵去了。如果你藉用這個地方狂做壞事,你也許永遠做不了人。人道像個中轉站一樣。在電颱裡很多聽衆問師父,爲什麼隻有人道才能修行?師父沒有時間回答,今天告訴你們:因爲人道具有靈體和肉體,所以可以雙修。鬼道有肉體嗎?阿修羅道有肉體嗎?畜生有沒有智慧本性的靈體?畜生的靈體是固定的,不是人的智慧的那種靈體,不是菩薩智慧的那種靈體,而是受過處理的像二手貨似的,不是原型的靈體了。
第十,存悲心以養德。人的道德是怎麼樣來的?因爲你慈悲人家、你悲憫人家,你感覺這個人苦、那個人苦,你的德性就出來了。師父教育你們看見誰都要覺得他可憐。你覺得人人都可憐,你就養成慈悲心了,你就不恨人家了,積福德啊。什麼叫養德?你的德性是養出來的。什麼叫養?不是養孩子的養,是培養出來的。所以爲人慈悲是爲人之天地之本。學佛修心可以保持你的這個“本”,藉假修真才是真正的愛惜這個“本”。培養佛境界,堅持度衆生才能讓這個“本”得到清源,回歸天界,共証無上正等正覺。
源於《白話佛法》第三冊18. 利生十戒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