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8-10
- 最後登錄
- 2024-11-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55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639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報導
只要地球持續暖化,你我都會在猝死的高風險中。
夏季伴隨的高溫、濕度以及空氣污染等問題,不僅增加了熱中暑和冷氣病的發生風險,更進一步加劇了全球暖化對人類健康的威脅,近期台灣因持續高溫6月已有超過700人因熱傷害就診,7月初更累計百人次就醫。
熱中暑成因及預防重點
重症科醫師黃軒在facebook粉絲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中指出,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下,人體難以有效散熱,大量流汗會導致水分和電解質流失,進而造成體溫調節的失常。為預防熱中暑,黃醫師建議避免長時間在高溫下活動,多攝取水分和電解質、穿透氣衣物,並留意身體是否出現頭暈、噁心、乏力等症狀,以做好及時降溫。
冷氣病成因及預防重點
此外,冷氣病的發生與長時間暴露於過冷環境有關,造成身體難以適應溫度變化,而水分流失、電解質失衡及免疫功能下降也是影響因素。黃醫師建議應適當調節室內溫度,避免過度寒冷,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並注意添加適當保暖衣物,日常適度運動以增強免疫力。
極端氣候變化與猝死風險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報告指出,隨著全球暖化,未來五年內地球有98%的機率將突破過去的最高溫紀錄,這將導致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和強度增加,進一步升高猝死風險。高溫、極端溫度的波動、異常濕度與懸浮微粒濃度的增加,都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溫度與猝死的關係
研究顯示,高溫導致的過量死亡在熱浪期間明顯增加。當溫差超過5至10°C時,一般人容易出現頭痛、暈眩、乏力、腸胃不適和焦慮等不適症狀。長時間待在冷氣房、頻繁進出室內外溫差大於8°C以上的環境,會讓心血管疾病風險明顯增加,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會因為高溫,引發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
濕度與猝死的關係
濕度的極端變化影響人體的散熱效果,增加熱相關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過高的濕度會阻礙汗水蒸發,進而導致體溫上升,而過低的濕度則可能造成皮膚和呼吸道乾燥,尤其患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容易因此而導致猝死。
懸浮微粒與猝死的關係
PM2.5等懸浮微粒已被證實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猝死的風險。在極端氣候的條件下,空氣污染可能會加劇熱衰竭和中暑風險,同時加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負擔。
環境變化對健康的長遠影響
隨著全球暖化和氣候變化的加劇,極端氣候如熱浪、暴雨和颶風將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和精神健康帶來長期的挑戰。黃軒醫師呼籲,面對氣候變遷,人們需更加重視溫度、濕度等極端氣候對健康的影響,並採取有效措施來減少猝死風險,保護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