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5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遲來菩薩—朴贊景個展】
展期日期:2024-11-08 ~ 2025-02-16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
參展藝術家:朴贊景
【展覽論述】
遲來菩薩:殖民與衰變的時間 文/黃建宏(關渡美術館館長)
朴贊景是一位跨足電影的當代藝術家,長年關注冷戰課題,以及韓國傳統文化與殖民現代性支配關係,特別關於西方強權勢力對於韓國歷史的介入,和薩滿信仰對於韓國人精神結構的影響,這種文化政治的政治性更是他作品持續延展的主要動力。因而思考、批判、對抗殖民關係成為他創作中表露無遺的「態度」。2000年的《Set》到2007年《權力通道》(Power Passage)與2009年的《停電》(Black Out)以一種在全球冷戰角力的錯視下進行一種南北韓的交互觀看,於2004年獲得韓國愛馬仕藝術獎,而2008年的「新都內」計畫可以視為奠基朴贊景創作軸線的複雜計畫,一方面追索雞籠山的跨教派文化,另一方面則揭露這些經驗和政治抗爭史之間的密切關係,連結萬物有靈、宇宙論、殖民史和創傷療癒等課題。2011年和哥哥朴贊郁(合組Parking CHANce)合作iphone影片《夜釣》獲柏林影展金熊獎,於2014年擔任「媒體城市:首爾雙年展」的藝術總監,提出「鬼魂、間諜與祖母們」為主題,將亞洲的殖民現代性開展為一個即為廣褒的光譜,技術、女性、儀式與跨國翻譯是這一屆雙年展極具特色的主題。2019年的「匯聚」(Gathering)展覽是一個非常龐大而完整的創作計畫,呈現了藝術家對於殖民現代性與解殖的精神道路,《遲來菩薩》是這個展覽計畫的核心作品,可以視為是《市民森林》與「安寧」展覽(2017)課題的延伸。《遲來菩薩》以福島核災作為一個關鍵時刻,而與摩訶迦葉從靈鷲山趕到拘尸那羅追悼佛陀葬禮的遲到時刻,發生了一種跨時空、跨文化認知的強力交會,影片中利用負片效果與輻射光透視效果的連結,提示出人類的精神所需必須面對越來越顯得無形的暴力與支配力,當摩訶迦葉趕到卻無法開棺瞻仰時,卻見到佛陀伸「腳」行最後的告別,阿難才得進行荼毘(火化)。「遲來」造就了一個深刻的交會時刻:積累了溯往之情、命運的轉折(災難),以及輕輕的一個動作成就一道重重的安慰與傳承。當「遲來」被放回災難與倖存的脈絡時,藝術家讓我們領略到修復作為延續的深度時刻。在朴贊景的創作脈絡中來看待《遲來菩薩》與《小藝術史》的並置,我們將會置身於殖民與衰變的時間迭異,殖性的時間就如同衰變期的時間,都遠超出人們以「遺忘」生成出的樂觀想像。
【藝術家簡介】
朴贊景(1965年出生)是一位藝術家、作家和電影導演,現居首爾。他的創作主題涵括冷戰至韓國傳統宗教文化,並創作了多部錄像作品,如《新都內》(2008)、《夜釣》(2011)、《萬神》(2013)、《公民森林》(2016) 以及《遲來菩薩》(2019)。他的作品曾於世界各地展出,包括首爾國立現代美術館、台北雙年展、橫濱三年展、洛杉磯REDCAT藝術中心、紐約Tina Kim Gallery,以及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尼國家亞洲藝術博物館等。他也曾獲得多個獎項,包括Hermès韓國藝術獎(2004)及柏林國際影展最佳短片金熊獎(2011)。此外,他還曾擔任2014年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鬼魂、間諜、祖母」的藝術總監。
指導單位:教育部、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
多媒體設備贊助:洪建全基金會、台灣松下電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