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本書,他在夢中被召去了地府……
明朝有個叫顏章敬的人,出生書香世家,深受家風影響,自小就知書達理,與人為善,書案上總是放著一本《文昌帝君陰騭文》,早晚讀誦,時時謹記因果感應的道理。
01
一天在睡夢中,顏章敬看見一位紅衣老者出現在他身旁,拿著一本書遞到他跟前,語重心長的交代道:“此書是文昌帝君授予你的,定要好好整理,來日刊印成冊,勸誡世人。”說罷便不見了蹤影。
顏章敬拿過書來定睛一看,冊子的封面上寫著“丹桂籍”三個字,而此書的作者正是自己的七世祖顏廷表。之前聽家中老人說,七世祖乃明朝禦史,經常刊印勸善書,深得民心,人皆敬之,晚年著有《陰騭文注案》一書,但尚未來得及刊印,此書也因年歲久遠,在高祖那一代已不知去向,沒想到今日在夢中竟有緣得之。
第二天清早,顏章敬即刻按夢中所示,記下書中內容,並開始在民間廣泛收集《陰騭文》的靈驗記,經過三年,整理妥當,捐資刻印成書。
02
書印好後,顏章敬隨即又做了一個夢。之前的那位紅衣老者來到他面前道:“書既已完成,可與帝君一閱”。
顏章敬不敢耽擱,隔天就用栢枝焚化了四部過去。
此書既七世祖顏廷表的遺願,又是文昌帝君的囑託,也算是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
丁醜年除夕,夢中顏章敬來到一間廟宇,本以為是文昌帝君有所囑託,可細細一看周圍,只見一男一女二冥吏守在門口,這才知道,原來是到了酆都的楊大神廟。
遠遠看到殿上有神端坐,顏章敬趕忙下跪行禮,心裡暗暗思付,“我本為人一向嚴謹,不知此次犯了什麼大錯,竟到了酆都……”
楊大神看出了他的想法,笑道:“你刊印《丹桂籍》,乃是大功德,天地間都知道這件事,我這才找你來,不知可否給我一本看看?”
聽到此話,顏章敬松了一口氣,“大神索閱,萬分榮幸,只是先前所印都送給鄉親鄰里了,待我回去再印一些,十五日後給大神送來。”說完後磕頭拜謝準備離開。
從殿裡出來時,那兩位冥吏緊跟自己身後,打算跟著他一同前往,算是個監督,可沒走幾步,就聽楊大神厲聲呵斥:“顏章敬這種大善人,你們怎也敢跟著他!”
夢醒之後,顏章敬隨即拿出書板刊印了第二批,趕在元宵節時焚送給了楊大神。
03
後來此書由顏氏家族的子孫代代相傳,書中的靈驗故事也在民間廣泛流傳,對於後世的《陰騭文》注解起到了範本的作用。所謂天人互相感應,天可以賞善罰惡,決定人的命運,如果每個人都能如《陰騭文》所說去積極實踐,內有善念,外有善行,那麼上天一定會賜福給你。
關於如何修持,擇《陰騭文》中提到的幾點摘抄如下,身為玄門弟子,更應依照祖師言傳身教,施人與善,廣種福田。
利物利人
存平等心,擴寬大量。
忠主孝親,敬兄信友,
和睦夫婦,教訓子孫。
毋慢師長,毋侮聖言。
斷惡修善
或買物而放生,或持齋而戒殺。
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
常須隱惡揚善,不可口是心非。
作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
廣行陰騭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
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
百福駢臻,千祥雲集,
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
(龍虎法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