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原廠在 2025 年 1 月推出小改款 Model Y,台灣特斯拉已在 5 月將新車抵臺展出,臺灣市場維持德國
柏林廠生產,目前提供 189.99 萬 RWD 單馬達後驅標準里程版、229.99 萬 Long Range AWD 雙馬達四驅
版,至於先前 1 月首批限量推出的 Launch Series Long Range AWD 車型目前已停售、售價為 244.99
萬,上述 3 車型將一同於 6 月下旬進行首批交付。而 Launch Series Long Range AWD 據了解配額量約在
500輛左右。
圖上為臺灣市場 Tesla Model Y 官網,圖下為中國市場官網。像中國市場在官網是以「煥新 Model Y」稱
之、臺灣市場官網則是以「全新 Model Y」命名,不過不論是原廠在各市場以何種稱呼溝通,實際上從車型
架構來看其依舊是此代 Model Y 的週期間小改款。
而此次我們搶在改款 Model Y 新車交付以前,針對售價 189.99 萬的主力車型 Model Y RWD 後驅單馬
達版,進行長達近 400 公里的臺北彰化員林來回高速續航實測,除了深度體驗其改款後的內外革新外,測
完也「驚訝」的發現其電池組,從過去的 BYD 比亞迪刀片 LFP 磷酸鐵鋰電池、更換為 CATL 寧德時代的
LFP 電池,總容量約從 60kWh、略升為 62.5kWh,續航提升、但充電速度卻不相同......,完整內容請讓
我們娓娓道來。
相較起煥新版 Model 3,筆者認為小改款 Model Y 走出自己的韻味,並沒有採用與 Model 3 相同的造型
視覺,而是以 Tesla 最具代表性的車款之一「Cybertruck」 為靈感,導入全新車頭造型,有讓人耳目一新
的感受。畢竟先前小改款前的 Model Y 車系,整體造型比較像是舊款 Model Y 直接「抽高、放大」,如今
改款 Model Y 造型與煥新版 Model 3 脫勾,確實是讓 2 款車系都更具辨識度。
相較起煥新版 Model 3,筆者認為小改款 Model Y 走出自己的韻味,並沒有採用與 Model 3 相
同的造型視覺,而是以 Tesla 最具代表性的車款之一「Cybertruck」 為靈感,具有絕佳的辨識度。
回到改款 Model Y 的視覺來看,其車頭處首度搭載貫穿式晝行燈、以及下方的矩陣式燈源分離式頭燈組,
前方氣壩處追加前視攝影機,除可進一步提升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與自動召喚功能的能見度、精準度,
也首度帶來前方攝影畫面功能。而其矩陣式頭燈在全車系都標配,並且也具有主動式轉向、光形變化、還
有智慧防眩功能,讓夜間視野能更為清晰。
車身尺碼方面,相較於舊款 Model Y 的 4,751x1,921x1,624mm、軸距 2,890mm,改款 Model Y 來
到 4,790x1,982x1,624mm、軸距維持不變,主要因為造型的更動,在車長與車寬都略有所變化。車側如
今已將 B 柱的監視畫面開啟,在哨兵與行車紀錄器的錄影中都開放讓駕駛監看此一視角畫面。另外在足下的
胎圈部分目前雙車型配胎都是搭載 19 吋 CrossFlow 與輪圈蓋設計,現場配胎為 Hankook Ventus S1
Evo3;在 Long Range 車型另外可以 7.5 萬選配 20 吋 Helix 2.0 輪圈、配胎為 Michelin Pilot Sport EV。
圖為煥新版 Model 3 方向盤。其按鍵式方向燈設計除了轉打
後較難分辨左右外,盤輻上的塑料也容易有「蹺蹺板」現象。
只是新款 Model Y 還是跟隨其他車系取消實體排檔撥桿,只保留螢幕內前後滑動換檔、或是透過前閱讀燈
處電容按鍵進行檔位操作,需要花一段時間熟悉,也較為違反在緊急時操作的邏輯。不過在此處,小改款除
先前的前艙雷達外,還追加 4D 座艙雷達,可監測是否遺忘兒童在車內、還能監測心率與呼吸狀況必要時主
動撥打電話報警求救。
行車模式方面,小改款 Model Y 的加速模式有「舒適」、「標準」共 2 種;而轉向模式有「輕」、「標
準」、「重」共 3 種。只不過不像煥新版 Model 3 改為僅全然的單踏板行車模式,放開煞車後其會直接
減速至自動開啟 Auto Hold 靜止;小改款 Model Y 提供「減弱」、「標準」共 2 種煞車模式可選,其中
減弱可以讓車輛進行一定的滑行後、才會讓車輛停止開啟 Auto Hold,「標準」則像煥新 Model 3 一般
會快速進行單踏板減速至靜止。
小改款 Model Y 的加速模式有「舒適」、「標準」共 2 種;而轉向模式有
「輕」、「標準」、「重」共 3 種。供「減弱」、「標準」共 2 種煞車模式可選。
將小改款 Model Y 開起來下,筆者認為第一印象確實是更安靜、也更舒適些許了。其中在正常車速或道路
環境下,其車外噪音的隔絕確實有一定水準的提升,只不過車身造型與後視鏡處在面對五楊高架較大風勢還
是易有風切聲。另外底盤傳進車室內的輪噪還是有,因此整體 NVH 降噪隔絕水準還是較難以跟許多傳統豪
華品牌高階車款比擬。但以同級距而言已仍算是出色的前段班。
另外此次的小改款 Model Y,也除改款前的 RWD 版本就有加入前軸壓鑄工法外,新款在後軸也大量採用
壓鑄技術。不過不同於先前體驗就款 RWD 車款時,其前軸有相當明顯因為壓鑄鋼性提升造成「硬朗」不
少的碎震回饋;新款 Model Y 煥新版因為導入更為舒適且具有更佳行路質感的懸吊設定,因此這類不安定
碎震的回饋已大幅減低,也進一步減少長途行車的疲勞感。
受限於車身整體的剛性與底盤平鋪電池組設定,其懸吊在初段吸收掉過往不均勻的碎震後,還是略有過往
Tesla 車款碎震較難吸收完全的弊病,即便使用了長行程的懸吊,其遇到較大坑洞還是略有些許回晃的碎
震情形產生。
新款 Model Y RWD 的懸吊支撐性也比起改款前出色,不論是在高速進行車道變換、或是在彎中進行重心
轉移,車身多半已較少有「沉」下去軟腳的情形產生,提高駕駛人一定的駕馭信心。另外前後軸的壓鑄工法
整體導入後,其也少了舊款 RWD 單馬達減去前軸重量的「浮動感」,讓駕駛在轉向時的信心提高,車身前
後的配重感受比起改款前優異。
新款 Model Y RWD 的懸吊支撐性也比起改款前出色,不論是在高速進行車道
變換、或是在彎中進行重心轉移,車身多半已較少有「沉」下去軟腳的情形產生。
只不過新款 Model Y RWD 的轉向反應相當迅速之餘,車身的重量與後軸靈活度往往還是跟不上前軸
轉打,因此在操控上得心應手的餘裕程度與駕馭樂趣,還是難以跟同價位帶的 BMW iX1 eDrive20、
Mini Countryman E 等車比擬,贏在其 279 匹帶來 5.9 秒的加速,比起前述兩者的 8.6 秒高出不少。
而高速變換車道 Model Y 後軸給予駕駛人的信心還是較不足,機械煞車系統的表現雖有進步、但整體制
動還是偏軟,但整體而言若是通勤代步取向、不特別訴求運動駕馭感,Model Y RWD 已可勝任。
整體而言,筆者認為小改款 Tesla Model Y RWD 確實在內外的舒適、科技便利程度又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原廠也從善如流把方向燈撥桿加回,甚至能耗跟續航表現也有亮眼之處。只不過以短腿版 Model Y RWD
而言,過去舊款搭載刀片電池組接近媲美 800V 電壓車款的 10%~80%效率不復存在,換搭 CATL LFP
電池帶來約 10%續航提升,這樣的改變是否符合許多消費者的用車需求,消費者可以自行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