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1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新療法] 微創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 不開胸也能治療主動脈弓血管瘤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6-26 04:40:1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新式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可以取代傳統開胸手術,效果相同,但風險更低。

現年90歲的柯老先生,6年前因突發性胸痛就醫,確診為急性主動脈剝離,在林口長庚緊急接受全開胸的胸主動脈置換手術,胸口留下一道30公分傷口,挽回了寶貴生命。但今年主動脈弓血管瘤快速擴大至6公分,需要再次手術,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用微創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治療,老先生復原相當良好。

有別於以往開胸有傷口和滲漏風險 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技術優點多
過去治療主動脈剝離或主動脈弓血管瘤,必須打開胸骨30公分的傷口,搭配體外心肺循環機,在手術期間將體溫降至20度保護腦部才能完成手術。

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鄭羽廷助理教授指出,主動脈瘤過往的處理方法,包括使用人工血管進行外科繞道手術,或利用大小支架並排的方式進行。然而,這些方式存在傷口護理及大小支架間滲漏的風險,可能導致手術失敗。

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也表示,最靠近心臟的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血管瘤,因為靠近心臟,而且其分支的血管負責把血液送到頭部,是非常危險的手術區域。傳統治療方式需要進行開胸手術,建立體外心肺循環、降溫、心臟暫時停止,甚至短暫腦部缺血,雖然有效,但風險相當高。

不過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沒有這方面的顧慮。新式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可以取代傳統開胸手術,效果相同,但風險更低。

整個手術過程不需要30公分的開胸傷口,僅需經由腹股溝、頸動脈、腋下的小切口,手術時間及出血量都顯著減少,特別是針對高齡高風險病人,可有效降低中風、腎衰竭、心臟衰竭等手術風險。

胸主動脈分支支架具更精準 適合手術風險高的病人
柯老先生歷時三個小時,術後影像顯示分支支架位置良好,雙側頸動脈血流順暢,證實主動脈瘤已完全被分支支架所隔絕。分支支架的引進,讓90歲的病人也可以安全地接受手術。

新式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技術,最大的突破在於內建的分支設計,整個過程在複合式混成手術房進行,可以即時進行3D影像重組,利用術中即時的高精準度影像導引,達到毫米級精準定位,整體手術成功關鍵在於詳細的術前規劃,以及團隊成員在手術中的精準操作。

桃園長庚醫院副院長葉集孝教授表示,這項技術對於解剖結構適合的患者,能提供微創、高效且長期可靠的治療選擇,尤其適合外科手術高風險患者,為他們提供了過去難以想像的治療可能性。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1 15: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