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73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罕見「食星」奇觀!天文學家發現稀有雙星系統 吃掉對方又吐出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7-9 20:57:48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天文學家發現奇妙的雙星系統。(圖/取自NASA)


近期在中國科學院教授韓金林領導下,天文學家透過「中國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發現一顆名為PSR J1928+1815的毫秒脈衝星,該脈衝星每秒自轉近百次,並與一顆半毀損的氦星伴侶緊密繞行。這是首次觀測到毫秒脈衝星與氦星組成的雙星系統,這兩顆星曾出現一方吞噬另一方、隨後又將其「吐出」的戲劇性過程。

根據《天文學》報導,韓金林表示,這對雙星原本為兩顆普通恆星,隨著較重恆星耗盡燃料後發生超新星爆炸,殘骸成為中子星,較輕恆星則緩慢膨脹。由於兩者距離極近,中子星便開始吸積伴星物質,使自身自轉加快,同時伴星因質量流失而膨脹,最終外層包覆住中子星。這一過程導致雙星軌道收縮,並在約一千年內,通過摩擦與能量轉移,將伴星外層氣體吹散,僅留下富含氦的核心,形成現今緊密繞行的特殊系統。

後續觀測發現,PSR J1928+1815與其氦星伴侶距離相當於太陽至小行星帶外緣,公轉週期僅3.6小時,遠低於一般恆星繞行週期。論文第一作者楊宗霖指出,這類系統的形成需在氦星階段迅速完成,且全銀河僅存數十對,極難捕捉。韓金林補充,「我們的團隊已發現近770顆新脈衝星。我希望能發現更多有趣的天體!」

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天文物理學教授則表示,根據物理定律,若雙星失去逾一半總質量,應該會分離,然而此對雙星仍維持引力束縛,推測超新星爆炸時可能給予中子星動能,使其靠近伴星,也不排除原為三恆星系統。這項發現將有助於理解「共同包層」階段對中子星合併與引力波產生的影響,未來若氦星再向脈衝星輸送物質,或將出現X射線輻射甚至引發引力波,對雙星演化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資料來源 : TVBS
https://news.tvbs.com.tw/world/2926873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2 23:3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