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9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用藥資訊] 抗血小板、抗凝血劑有何不同? 醫解析4血循藥物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8-1 00:40:20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抗血小板、抗凝血劑有何不同? 醫解析4血循藥物

醫師常使用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來治療與預防各類循環不良疾病,如腦中風、心肌梗塞與肢體動脈阻塞。


現代人營養過剩,血脂與血糖偏高日益普遍,各類循環不良疾病如腦中風、心肌梗塞與肢體動脈阻塞等層出不窮。為了改善,醫師常使用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來治療與預防疾病。然而,這類藥物雖能「通血路」,卻也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引發不少病患擔憂。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於臉書專頁「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詳細說明市面上常見的「4大類促進血液循環藥物」的不同,幫助民眾釐清用藥概念、安心治療。

1、抗血小板藥物:抑制血小板活性
抗血小板藥物主要抑制血小板的活化與聚集,是心肌梗塞、腦中風、放置血管支架患者的長期用藥主力。常見口服藥物包括阿斯匹靈(Aspirin)與保栓通(Clopidogrel),可有效預防血栓形成,減少心血管事件的復發。出血風險相對較低,一般的小出血或瘀青通常不需停藥,小型手術或拔牙也可照常服用,除非特殊狀況,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停藥。

急性期注射用藥如Tirofiban,則屬於強效抗血小板劑,主要用於急性心血管事件中,能迅速降低血液黏稠度,打通阻塞的血管。但因出血風險較高,通常僅限加護病房短期使用。

2、抗凝血劑:干預凝血酶系統
抗凝血藥物則作用於凝血酶與相關蛋白,常見於心房顫動或金屬瓣膜置換患者,以防血栓形成導致嚴重中風或心臟併發症。常用口服藥物包括傳統的Warfarin與新型抗凝血劑NOAC。這類藥物雖然出血風險略高,但對於高風險患者而言,停藥風險遠高於出血風險,因此任何停藥前都應與醫師詳細討論。急性期注射藥物代表則為Heparin,也常用於緊急心血管處置中。

3、循環改善劑:輕度擴張血管 副作用較低
循環改善劑則較為溫和,具有輕度抑制血小板功能、促進血流與血管擴張作用,常用於治療心絞痛、暈眩、四肢冰冷等症狀。常見藥物如Piracetam、Dipyridamole、Pentoxifylline等,使用上風險相對較低,手術或牙科處置前通常也不需停藥。

4、「通血路藥物」其實不是專業名詞
不少患者口中所稱的「通血路藥」其實是上述藥物的統稱,部分醫師也會用「循環改善劑」來描述。劉中平提醒,若對用藥名稱或作用機轉不清楚,應主動詢問醫師確認藥品類別,以利正確了解與使用。

用藥如雙面刃 風險與效益需審慎評估
劉中平強調「藥物治療就像雙面刃,越強的藥物可能伴隨越高的副作用。」但與其過度擔心出血風險,應權衡潛在的致命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如急性中風或心肌梗塞發作時,往往無法及時搶救。

在醫療技術日益進步的今天,藥物選擇與劑量調整皆可個別化處理。民眾若有任何疑慮,應主動與主治醫師溝通,共同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療法,才能在安全前提下有效降低疾病風險。

來源:自由健康網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驛動的心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5 01: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