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0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股票] 機器人2.0台廠供應鏈5大優勢 鴻海 東元 4585達明機器人 廣明 和椿 昆盈 亞光 新漢 上銀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8-4 08:13:49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機器人2.0台廠供應鏈5大優勢 鴻海 東元 4585達明機器人 廣明 和椿 昆盈 亞光 新漢 上銀

2025.08.03  

7月30日鴻海跟東元停牌,兩家公司能走到一塊,不外乎鴻海看上了東元在馬達與機電、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等有深厚技術,而鴻海積極發展電動車、智慧製造及AI伺服器產線,雙方產品線高度互補,合作領域極可能聚焦於電動車、相關馬達或動力技術,以及資料中心等產業。

強強聯手 聚焦高精密人形機器人用馬達
盤後的重訊記者會釋出的訊息果然是雙方想憑藉鴻海強大的AI伺服器、機櫃製造能力與東元在電力冷卻、UPS、工程系統的專業,打造AI資料中心模組化+標準化的一站式方案,搶攻亞洲、美國及中東市場。但筆者認為,鴻海應該是看上了東元的無框馬達技術打破了由歐洲與日本廠商主導的空心杯馬達(coreless motor)這類高精密人形機器人用馬達市場,因此興起了強強聯手的合作意願。

空心杯馬達主要被用於人形機器人的手部關節和靈巧手的驅動,支援多自由度、精細複雜動作的高精度控制。由於其體積小、重量輕、轉動慣量低,特別適合手指等部位需要高速、靈敏且穩定的動作表現,實現類人手指的靈巧抓握和操作。

空心杯馬達自身是一種特殊設計的伺服馬達,摒棄傳統有鐵芯的結構,採用自支撐式線圈作為轉子,具備低轉動慣量、高精度力矩控制、快速啟動和高動態響應等特性。

人形機器人關節驅動解決方案 打破歐日廠主導地位
東元的馬達技術(伺服馬達、無框馬達及模組等)對於人形機器人可提供高精度、高扭矩與輕量化的關節驅動解決方案,協助人形機器人實現擬真動作、靈活操作與節能運轉,換言之,東元無框馬達與模組已能應用於人形機器人的關節部位,打破歐日廠商的主導地位。

以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為例,有多達二十八個無框力矩馬達、二十個空心杯馬達,以及大量高精度減速機、滾珠螺桿等,共同驅動多自由度關節以實現複雜靈巧動作,由此可知,東元的馬達技術在人形機器人佔了一席之地。

為了實現其高度擬人化和智能化,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零組件涵蓋從感知和控制的電子元件,到動力和運動的機械元件,有幾個重要的零組件,主要包括:伺服馬達/執行器(相當於肌肉)、減速器(像變速箱)、感測器(如五官)、螺桿(推桿)、電池系統(能量來源)、控制中樞(大腦)等,這些零組件共同協作,使機器人能擁有人類般的動作與感知能力。

台廠人形機器人 關鍵零組件優勢
台灣在人形機器人關鍵零組件領域的優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領域:

(1)精密減速機,例如上銀科技、台達電等,能生產高精度的諧波減速機和行星減速機,精度領先競爭對手且價格具競爭力,這是人形機器人關節驅動骨架的重要零件。

(2)伺服馬達與無框馬達,台灣在高精度伺服馬達及無框力矩馬達技術領先,具全球約35%的市佔率,這類馬達是驅動關節及靈活動作的核心元件,東元是代表廠商。

(3)感測器與視覺模組,例如原相科技、宏捷科、穩懋等,在3D視覺感測模組、力覺、觸覺感測器等高階感測器市場有重要地位,並已進入國際大廠供應鏈。

(4)半導體晶片與控制模組,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提供了高效能AI運算晶片支持,台灣在控制晶片與邊緣運算裝置中具全球領先能力,支撐機器人多自由度動作的運算需求。

(5)台灣有超過三百家精密機械與零組件製造商,包括微型軸承、螺桿等,這些零件尺寸小、負載力提升顯著,符合人形機器人對小型化、高強度零件的需求,供應鏈完整度與技術實力構成台灣在全球機器人產業難以取代的重要競爭壁壘。

不過,台灣在跨領域的系統整合能力相對較弱,是未來提升整機競爭力的關鍵挑戰。

剛結束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機器人領域展示了多項新趨勢與發展,主要包括:

(1)商業化量產加速,人形機器人及工業機器人,出貨量預計超過一萬台。

(2)編碼器、減速器(行星RV擺線針輪)、絲槓及電機等設備的技術持續突破,旋轉關節模組一體化、靈巧手精度提升成為重要方向。

(3)AI大型模型和具身智能技術在機器人上的應用日益廣泛,AI大模型從參數競賽轉向創造實際價值,推動產品落實和產業化。

整體來說,核心技術的精密關節模組和智能大腦的提升,展現了人形機器人及工業機器人在靈巧性、自主性和應用場景多元化方面的持續快速進步的發展趨勢。

此外,2025年人形機器人在3D感測方面,除了依賴VCSEL(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的3D感測以外,也廣泛整合飛行時間感測(ToF)、立體視覺、光達雷達(LiDAR)、磁性感測器與力感測器等多元感測技術,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對深度感知與環境認知的需求,實現更精準和智能的行動的發展趨勢。

投入VCSEL及ToF元件研發生產
目前2025年全球前十大市值的機器人相關公司中,確定採用VCSEL技術作為3D感測和環境識別核心的公司包舌:特斯拉、輝達、亞馬遜等,VCSEL提供的垂直發射雷射光易於集成且製造成本較低,且雷射光束具有高度窄頻特性,適合複雜的光通訊和感測應用。

在機器人應用中,VCSEL可結合飛時測距(ToF)和結構光等3D感測技術,主動發射光源,精確獲取目標物的立體深度資訊,解決了傳統雙鏡頭立體視覺在精確度和低光環境下的限制,對於AI機器人的高精度導航、物件識別以及與環境的無縫互動非常重要,每台人形機器人可能需要多達四十顆3D感測VCSEL晶片,穩懋、宏捷科等積極投入VCSEL及ToF元件的研發與生產,有望隨著人形機器人市場擴大商業化而受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5 21: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