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9-1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47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904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德國 部署 新型 「飛馬電子偵察機」以加強空軍能力
根據 亨索爾特公司(HENSOLDT)於2025年8月5日發布的信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已正式開始部署其「德國持續空中偵察系統 / PEGASUS」,為國家空中信號情報(SIGINT)能力樹立了新的標竿。
「德國持續空中偵察系統 / PEGASUS」由 亨索爾特公司(HENSOLDT)、漢莎技術防務公司(Lufthansa Technik
Defense)和 龐巴迪防務公司( Bombardier Defense)策略合作開發,基於 龐巴迪環球6000(Bombardier Global
6000)噴射機平台,並整合了 Kalaetron Integral SIGINT 套件。
這款先進的系統能夠在複雜的作戰環境中進行即時訊號偵測、自適應威脅分析和資料融合,標誌著德國在十多年後重獲
自主的空中電子情報能力。
「飛馬 / PEGASUS」電子偵察機 是一個軟體定義的多域情報、監視與偵察(ISR)平台,旨在應對各種電磁威脅。
該系統的核心是 亨索爾特公司(HENSOLDT)的「卡萊特龍一體化」(Kalaetron Integral),它將訊號情報(SIGINT)、
電子支援措施(ESM)和電子情報(ELINT)功能整合到一個模組化套件中。
它配備超寬頻數位接收器,能夠掃描從高頻(HF)到超高頻(SHF)的頻率範圍,從而能夠探測和攔截類比和現代數位波形,
包括跳頻、突發傳輸和加密訊號。這些接收器由強大的機載數位訊號處理器(DSP)提供支持,能夠進行即時解調、
解密支援(授權時)和頻譜分析。
這使得任務機組人員能夠以極高的精度和速度識別和分類防空雷達系統、飛彈導引訊號或軍事指揮通訊等發射器。
該系統整合了採用主動電子掃描陣列 (AESA) 技術的數位天線陣列,無需機械運動即可實現空間濾波、測向 (DF) 和
波束控制。
「飛馬 / PEGASUS」採用乾涉和到達時間差 (TDOA) 技術,能夠在遠距離對地對地發射源位置進行三角測量,精度
達亞公里級。
天線陣列與 Global 6000 機身共形集成,在保持飛機氣動外形的同時,支援 360 度訊號覆蓋範圍。
「卡萊特龍一體化」(Kalaetron Integral)還整合了基於電磁特徵訓練的機載人工智慧演算法,使該平台能夠自主分類
新型發射源類型,識別電子作戰序列配置,並在數秒內發出新威脅警報。
為支援資料密集型作戰,「飛馬 / PEGASUS」配備了高吞吐量機載伺服器和任務系統,可實現並行訊號處理和目標關聯。
飛行過程中收集的資料透過多個冗餘通訊通道(包括視距(LOS)資料鏈、衛星通訊終端和加密的IP網路)即時安全地
傳輸到地面指揮單元。此任務系統經過強化,可抵禦電磁幹擾(EMI),並可在GPS訊號被拒絕或乾擾的環境中運行,
這是現代對抗戰場的關鍵特徵。
機載操作員可以使用配備模組化觸控螢幕工作站、先進視覺化工具和戰術資料融合功能的任務套件,從而能夠與戰鬥機、
無人機和海上資產等其他平台快速協調。
「飛馬 / PEGASUS」平台搭載於 「龐巴迪 - 環球 / Bombardier Global」6000型公務機,這是一款高性能公務機,
可提供持續偵察任務所需的續航時間、航程和高度。
該飛機的最大航程超過 11,000公里,實用升限超過15,000米,可長時間保持駐留,並遠離大多數地面威脅的打擊範圍。
其低噪音和雷達訊號進一步增強了其在敏感情報收集行動中的生存力和判斷力。該平台內部配備了多個任務工作站、
高速資料鏈路和安全的衛星通訊系統,可將收集到的情報即時傳輸到地面站或直接傳輸到聯合指揮機構。
「飛馬 / PEGASUS」為德國空軍提供了自主、靈活且深度整合的情報、監視與偵察(ISR)工具,顯著增強了態勢感知
和威脅預測能力。
持續防區外監視和高解析度訊號情報收集能力使任務規劃人員和決策者能夠繪製敵方電子作戰序列圖、監控敵方部隊動向
並即時制定應對措施。
「飛馬 / PEGASUS」透過向戰鬥機、無人系統和地面防空部隊等其他平台提供可操作的情報和電子威脅地圖,增強
其作戰效能。在聯盟作戰場景中,「飛馬 / PEGASUS」可以與 北約(NATO)聯合情報、監視和偵察(ISR)架構
無縫集成,從而提升聯盟在高度對抗的電磁領域作戰的能力。
此外,其快速重新任務分配能力確保操作員能夠動態調整監視參數以應對新威脅,而不會影響正在進行的任務。
「飛馬 / PEGASUS」的部署也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意義,因為它正值歐洲週邊安全環境日益動盪之際。
隨著 俄羅斯聯邦(Russian Federation)再次對東歐發動侵略,混合戰爭、網路攻擊和電子乾擾
已成為「灰色地帶」衝突的常見組成部分。
對於自2013年「歐洲鷹」計畫取消以來一直缺乏機載訊號情報平台的德國而言,「飛馬」的部署代表著其在恢復自主
情報能力方面的戰略飛躍。
該平台使 德國 能夠獨立監控潛在對手的電子活動,核實其是否遵守軍備控制協議,並透過國內收集的情報來支持北約的行動。
它減少了對盟軍資產(例如美國 RC-135「鉚釘」聯合直升機或 北約AGS「全球鷹」機隊)的依賴,同時也為聯合作戰提供了
寶貴的感測器多樣性。
此外,「飛馬 / PEGASUS」計畫也將協助 德國 國防工業基礎的強化。
超過30家德國國防企業參與其研發和集成,其中包括專注於網路安全、軟體工程和電子系統的中小企業,該專案確保
關鍵技術知識 在國境內得到有效保護。
鑑於歐盟戰略指南針和「增強合作戰略」(PESCO)等歐洲防務倡議強調情報和指揮能力的更大自主權,這一點尤其重要。
「飛馬 / PEGASUS」不僅彌補了緊迫的作戰缺口,也符合德國 在國防技術方面實現戰略主權的更廣泛政策目標。
隨著「飛馬 / PEGASUS」計畫的部署,德國 現已躋身少數能夠在和平時期和危機環境下獨立執行複雜空中信號情報任務的
國家之列。隨著電子戰繼續主導21世紀的戰場,這項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飛馬 / PEGASUS」不僅是一項技術成就,也是一項戰略資產,它鞏固了德國作為北約集體防禦態勢的可靠且有能力的
貢獻者的角色。
|
|